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第十三届挑战杯东道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沃土

苏州大学:创新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本报记者 王烨捷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15日   05 版)

    10月14日,苏州独墅湖体育馆,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即将开赛,参赛的同学在调试设备。本届竞赛以“挑战创新路·共圆中国梦”为主题,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全国有近2000所高校开展了校级竞赛,向挑战杯官方网站报备近两万件作品。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复审,最终440所高校的1135件作品进入决赛。本报记者 赵迪摄

    今天,苏州大学(以下简称“苏大”)纳米科技学院学生袁建宇早早地来到挑战杯竞赛展位布置现场,收拾门面。这一天,注定将在他的“科研生涯”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把这玩意儿刷在塑料薄膜上,就能吸收太阳能?”隔壁摊位的同学、内蒙古绿日新能源公司的老板李一鸣拿起台面上摆放的各类电解质溶液,歪着脑袋“求正解”。他想同袁建宇合作,“我们致力于解决内蒙古无电区39万户百姓的供电问题,所有项目都是对方先垫资,资金不是问题。”

    这个突如其来的“好兆头”让袁建宇有些摸不着头脑,“‘幸福’来得太快了。”他原本的打算是,10月17日去苏州工业园区小企业服务中心参加挑战杯项目路演,看看有没有企业愿意合作。

    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承办地苏州大学,创新创业的氛围在校园里萦绕。有人专程在展区里寻找最新科研方向,有人借机与风投企业接触,寻找机会,还有人像袁建宇一样,使出浑身解数,要将自己过去数年来累积的科研成果“公之于众”。

    不一样的理工科生活

    袁建宇和陆佳灵两个阳光大男孩,彻底颠覆了常人眼中“学术男青年”的形象。没有厚厚的啤酒瓶底眼镜,也没有一张嘴就不知道说什么的窘态。

    “每个礼拜都要去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桌球,全都有。”进入苏大纳米科技学院就读研究生的第一天,陆佳灵就发现,这里的理工科生活有些不一样,“除了埋头苦读,还有不少有益的文体活动。”

    如果不是拿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两个皮肤黝黑的“学术男”。他们关于“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与器件制作”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5篇,申请3项发明专利。

    与导师马万里的沟通合作,令袁建宇感到“很舒服”。“马老师30多岁,很年轻,好沟通。”据悉,袁所在的纳米科技学院的老师,几乎每个人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很多人还在国外拿过发明专利。

    袁建宇告诉记者,从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他全程都“很顺”。

    大三时,袁建宇第一次走进实验室做项目。那时,学校首推“导师制”,讲师级别的老师也能选心仪的学生一起做科研课题,他毛遂自荐,进入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小组。

    “我也被吓了一跳,讲师居然也能带徒弟,还能一起做研究。”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学校刚刚引进价格数千万元的实验设备,“这种设备一般情况下,不会让学生直接使用。国内其他院校一般是请一名技术员,专门按照师生要求做实验。”

    而在苏大,这种设备可以让学生们直接使用。那时,能够自己做实验,一度成为令袁建宇感到自豪的一件事儿。大四时,他参与的这项课题,还拿了个奖。

    “忘记具体奖项名称了,反正是校团委给的,拿了500元。”袁建宇后来知道,这是“校级挑战杯”,由学校团委组织承办,奖金额度从500元到1万元不等,而自己得的是“鼓励奖”。

    每一个小创新都应被鼓励

    袁建宇们不一样的理工科生活的背后,埋伏着苏大领导一连串的“处心积虑”。苏大党委副书记江涌告诉记者,对学生个人创新一次又一次的小小“鼓励”背后,隐藏着学校高层对“回归大学本位,致力培养人才”的深刻思考。

    “为什么要申办挑战杯?实力哪里来?因为我们有长期累积形成的共识和氛围。”江涌说,在苏大,每一个小创新都会得到“鼓励”,这种“鼓励”,或来自经费上,或来自精神荣誉层面。

    大一新生入学,第一堂课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事关个人事业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育;大二一开学,同学们就开始“选导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独立研究员等都在选择范围内;大三、大四,是出成果的季节,研究成果可以参选国家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李政道君政学者项目评选。

    其中,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的参与最为普遍。以本届挑战杯为例,苏大有6个项目进入决赛,而这6个项目的背后,是700多个3~5个学生为一组的项目团队。

    全权负责这项竞赛运营的苏大校团委书记王尔冬向记者透露,苏大团委每年约投入120万元在与之相配套的“科研基金”上。这笔钱来自社会募集、学校财政、下级学院补贴等多个方面,所有项目的申报评选均由学生科协——一个学生社团来完成。

    除了对“成果”予以鼓励,苏大团委还在“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科研”上下功夫。

    曾有一名教授在与王尔东聊天时,严厉批评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这名教授不仅带研究生,还自己创业,他对学生们在本科阶段的科研能力颇为不满,“会做实验,不会写论文。”

    就此问题,苏大团委经调研发现,大多数老师都对本科阶段学生的科研能力不甚满意。于是,一套旨在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P计划”出笼了。

    这套计划针对文献(paper)、演讲(presentation)、热情(passion)3个方面,由团委出面联系图书馆老师、专业老师等对学生进行培训,一年培训量达上万人。

    袁建宇是该计划的受益者。那场培训课,老师布置给他一个翻译英文文献的作业,这种作业,在当时的理科生中算是“奇葩”。那是他第一次翻译英文文献,一周时间,翻译了3页。

    但这种做法,对他后来英文资料的查找、英文论文的写作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论文,多次发表在英文期刊上。

    “后挑战时代”更应得到关注

    与往届挑战杯不同,本届挑战杯将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该基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共募集两亿多元天使投资基金,用以扶持创新创业项目。

    苏大天宫投资公司的负责人袁方全程参与了该基地的运作筹备。值得注意的是,袁方本人,就曾代表苏州大学在第七届挑战杯中获得金奖。他开办的公司天宫网络,在当时获得了校方的鼎力支持,公司开发的手机软件“pocket university”,如今已成为团江苏省委全力推广的高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平台。

    只需打开手机,就能随时了解校园内与大学生有关的学校通知、社团活动、职业规划、校园服务、兼职全职等最新信息,手机操作就可以报名参加各类活动。

    以一名挑战杯“过来人”的身份,袁方特别希望学校师生和投资界人士在关注“金奖”之外,更多关注“挑战”之后的日子,“有的金奖,后期没人关注,也就没用了;有的非金奖,后期有人关注,才能真正实现创新。”

    袁方说,后来成立的“苏大天宫”就是为了关注“后挑战时代”而应运而生的。这个专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投资业务的公司,苏大占股30%,天宫网络占股70%。

    天宫网络是幸运的,它在成立前后,都得到了学校团委方面的大力支持。从团队组建、公司成立到选址办公,整个预演梳理苏大团委都邀请了风投、老师一起参与,现场辅导。

    “还有很多好的项目,没能得到支持。可惜了。”袁方印象中,与他同一届参与挑战杯的,一个专注于3D制作、剧本设计的动画公司就没能“孵化”成,“一开始有风投合作,后来太烧钱,又没有风投接盘,就没下文了。”

    10月14日下午,手里捧着一本画满各种标记的挑战杯竞赛展位查询手册,袁方以一名参观者的身份到展区“扫了一圈”,“咨询几个感兴趣的项目,看看前期进展、未来打算。”

    本报苏州10月14日电

苏州大学:创新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团情微讯
技达四海 能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