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北大荒天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时候,可以在共青农场的马路边看到一条绵延一两百米的金色“锦带”,那是晒着的玉米棒子。不远处的田地里,红色的大型玉米收割机像巨兽一般,伴着隆隆的轰鸣,把一片片玉米放倒、收割;金色的田地里,不见劳作的人影,只看见一个个“巨兽”在紧张地忙碌着。
这样的情景对于吴晓华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共青农场人,从她能记事的时候开始,田地里春耕秋收就都是用这样的大机器了,“大型机器的速度非常快。”
在北方共青城,10天里,就有26万亩的水稻被收割待售,25天内,21.2万亩的玉米也入库待销。
共青农场为何会有如此闪电式的收割模式?农情科的科员薛菲解释道:“因为东北的天气无法预测,丰产并不等于丰收,所以大部分农户都选择昼夜轮班加快抢收进度,再加上农场管理层会根据每个连队向上汇报的数据以及领导干部亲自下连队视察到的情况对其所管辖的27个连队大力督促,使得咱们共青农场的收割进程十分迅速。”
除了农场人高效的工作效率,大面积粮食的收割问题能在短短几天内就被解决,还要归功于共青农场对大型农机的使用。
共青农场的历史资料显示,自1984年起,共青农场就开始走上机械化进程,到2003年,农场引进许多大型农机,全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共青农场的标准化要求高,使得这里的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在农机具更新这方面,要比全国其他地方的农场快很多——达到平均每六到七年更新一次。谈到这里,薛菲的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这就是咱们垦区的优势!”
共青农场现有的各种类各型号的大型农机有700余台。这些大型农机大部分是归农场所有,农机科还会将最新的有关农机的消息通知给农户们,私人可以通过申报农机科购得所需机种,在购买时除了享受国家的补贴,农场也会根据情况给出相应的补贴,让广大的农户受益。
这些巨大的“变形金刚”平时都被安置在统一的地方,农场有专人看管,在农忙时由农场统一调配,私人闲置的大型机械还可以租借他人以赚取外快。
在翻滚的稻浪之上,经过严格考核后拿到大型农机驾驶证的机师正在操纵着一台粮食采割机器,从地的这头奔向那头。农机科的高科长向参观的人们介绍说:“以前我们一家四口大半天的工作量,现在通过这些大机械,只需要短短的两个小时就能完成。”
玉米地里,大型收割机的速度能达到20公里每小时,而在水稻田里,一台机器由两名机师昼夜轮班工作,两天就能将近150亩的水稻收割完毕。进口的高速插秧机“洋马”、“井关”与“毯式秧盘”的联合应用,使得秧苗能在13天内插种完毕。让东北的农户们真正实现了“耕种在广袤的田野,居住在现代化城市”这一美好愿景。
农户们自己的发明也加快了农区的生产与收成的速率。2002年春播时,一台前有开扩器,后用轮子挤压埋土的新式播种机——新型玉米播种限深机,亮相在农户李加贵的地头。随后,李加贵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绘制出了这种播种机的图纸并在2006年获得国家专利。
这台机器能让种子躲过春寒,并且缩短五天到一周的生长周期。谈到当时成功的瞬间,李加贵记忆犹新:“新的播种机下地一干活,覆土效果远远好于旧式播种机,同时苗期补苗功能的改装也正式成功了,当时可高兴了。”
凭借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对自主研发的投入,共青农场一直走在现代大机械化农耕的前沿,共青农场的农户对于农场的明天充满了希望,操作“巨兽”进行闪电式春耕秋收的垦区人民,让北大荒精神再一次闪耀在这一大片黑土地之上。
电子科技大学 任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