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年的挑战杯历史上,张志刚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做了10年的挑战杯指导教师。
2003年刚刚留校任教不久,张志刚便以一己之力,在他当时任教的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起了一个供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因为张志刚发现,学生除了实验课之外,基本没有接触实验设备的机会。
实验课大多做的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过程已经设计好了,只是为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而张志刚认为,学生应该在大学前半段,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式时就及早进入研究,这时如果对某个领域有兴趣,遇到好的指导老师,深入探索就能做得非常好;而到了大三大四,已经接受了很长时间的专业课训练,反而思维方式会受到限制。
“不要觉得大一学生没有专业基础,其实兴趣才是引导他们做好研究的驱动力,而不是学了多少专业知识。”张志刚说,“对于创新探索,教科书本身反而限制了他们。”
他的想法也的确得到了验证:10年来,大一、大二就进实验室的同学,在半年之后,往往都会表现出比高年级学生更强的研究能力。
2005年,实验室团队里的学生把做出的课题拿去参加挑战杯,获得一等奖;2007年,学生又获得了上海交大历史上的第一个挑战杯特等奖。如今,他的实验室每年都要接纳100多名学生,其中三四十名学生最终留下来,形成一个俱乐部性质的研究团队,而他的这种实验室模式也已经得到推广,目前,全校已经建立起了50个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
2011年开始,张志刚成为上海交大挑战杯的总指导。那一年,交大获得3个特等奖,并最终捧杯。从此,他不再指导具体的项目,而是要为所有参加挑战杯的项目提供指导。
在指导过程中,他又发现,有的学生有想做的项目,但资源和研究条件不足,或者找不到指导教师和搭档;一个小组的难题,也许可以在其他的小组那里得到启发;某个实验室觉得困难的事情,可能对另一个实验室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
“创新最重要的是兴趣,其次是资源的整合。”为了协调资源,2011年,他又建起了一个名为innoxyz的协同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将学校里的各类资源整合量化,任何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项目和征集信息,找到一起做事的人。
很多人都说,张志刚总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学院领导还曾在会上点名批评他“不务正业、不求上进”。他也承认,自己80%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培养学生创新上,用于自身教学和科研的只有10%。
但张志刚觉得,自己的收获是意想不到的。10年来,他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渐渐练就了“慧眼”,不管哪个学科的项目放到他面前,10分钟左右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一些数据、细节上的瑕疵,学生自己的导师都没看出来,也逃不过他的眼睛。在挑战杯现场,他在展馆里看其他项目时,也自认为3分钟之内就能看出某个项目是不是学生自己做的,想做成什么样,实际效果如何,瓶颈在哪,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合作。
因为眼光独到,在指导学生作品时,张志刚也总是给予最大的质疑和批评,“无数遍地虐待学生”。他总是告诉他们,你敢创新,敢做有挑战性的事情,就要不怕被质疑。
在张志刚看来,创新教育就是差异化教育。“中国的大学体系还不是那么适合差异化教育,所以体制跟不上的时候,一定要有人去尝试,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责任所在。”张志刚说,“我可能这辈子都成不了教授,但我应该还算一个好的老师,而且我想,我培养过的学生都应该会有成就的。”
本报记者 陈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