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三中全会话题点燃改革期待

本报记者 李林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06日   04 版)

    今天,中青舆情监测室发布第五期《中青月度舆情指数》。

    与过去4个月不同的是,本期舆情满意度榜单中,前三位均被同一主题锁定。伴随三中全会的闭幕、《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的公布,有8个与三中全会有关的话题上榜,占据被调查的20起重大公共舆情事件的近半壁江山。而其中6项,更是位列舆情满意度榜单的前6位。

    但同时,两起与“爆炸”有关的突发事件,作为高覆盖率事件,分别在月初和月末刺痛了民众的眼球。中青舆情指数显示,与高曝光度截然相反的是,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和山西太原爆炸案,舆情满意度居于榜单末尾。

    三中全会引发全民热议风潮

    11月,三中全会成为一个全民都绕不开的话题。

    会议向民众传递出诸多备受瞩目的话题,各大媒体也相继对《公报》、《决定》、《说明》中提及的多项改革举措进行解读,掀起一股探讨相关政策的舆论浪潮。

    8个攀上舆情榜单的三中全会话题,博得民众诸多目光。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信访工作制度等种种改革举措,像是一枚枚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舆论的巨大反响,频获网民点“赞”。而舆情满意度榜单的前6名,更是被三中全会话题牢牢占据,且从信息覆盖率、应对能动度、回应到达率、答复识别率等多个维度观察,亦能窥出三中全会在民众舆论场中的地位。

    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一场关于“改革”的大讨论就此展开。舆情榜单中,《决定》全文公布并引发热议登上舆情满意度榜首,信息覆盖率高达100%,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劳动教养制度一直备受诟病。因此,《决定》中明确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成为全民最受关注的一项改革举措。

    尽管劳教制度涉及的直接相关人群并不多,但由于诸如重庆大学生村官任建宇被劳教案等个案曾颇受关注,加之近年来关于“被劳教”的负面新闻不断,使得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被网民视为是一种民心所向。也因此,其舆情满意度获得90.5的高分,占据榜单第二位。

    信访制度的改革则占据榜单第3名的位置。

    此前,有媒体指出,始于2005年的信访排名制度,因为与地方党政领导升迁直接挂钩,造成地方信访压力很大,导致各地信访部门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截访”,甚至雇佣“黑保安”,设置“黑监狱”,发生恶性事件。

    因此,《决定》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以及随后国家信访局确认已经不再对各省市进行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和通报,受到民众推崇。

    纵观榜单上与三中全会相关的话题,多数在信息覆盖率、应对能动度、回应到达率、答复识别率、舆情满意度5个维度中获得不俗表现。其中,前6名的舆情满意度均在85分以上。这说明,三中全会话题已成为全民话题,人们对会后可能带来的变化充满期待。

    治“贪”彰显反腐决心

    本期中青舆情指数榜单中,有3起事件与贪腐相关。

    高考,向来被喻为是一场“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战斗,名校的角逐则更为激烈。然而,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被纪检部门调查,瞬间将这所国内知名学府推上风口浪尖。

    事件起源于一条关于蔡荣生的微博,“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并称其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数亿元。

    这条微博在网上热传。还有网友表示,“100万上人大,大家都知道!”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向媒体证实,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确因招生问题被纪检部门调查。

    “招生”、“被查”,还事发于名校,公众对高考招生问题的质疑迅速蔓延。媒体和网友纷纷开始起底蔡荣生其人,板子不断打在自主招生制度上。

    对此,教育部发言人向媒体回应称,针对高校自主招生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部一直明确规定,要进行阳光招生,做到公开、公示,保证公平、公正。如果在此过程中,有哪所高校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务必要进行严肃的查处。

    中青舆情指数显示,该事件应对能动度获得74分,舆情满意度则达到81.8分。可以看出,伴随案件的发展,校方、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针对公众猜测和质疑,基本做到了及时回应,因此,在舆情应对上获得了民众的认可。

    但事件也警醒相关部门,必须反思,“独木桥”的把关权,为何会沦为个人圈钱的工具? 

    “对母校发生这样的事情感到非常震惊,痛心疾首。但是,坚决拥护和支持对寄生于母校的‘蛀虫’进行查处,还母校一片净土。”一位人大校友在微博中写道。

    此外,中国远洋执行董事徐敏杰因涉嫌贪污被调查一事,亦被媒体和民众聚焦。

    11月初,有消息传出,徐敏杰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11月8日,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于11月7日接到控股股东中国远洋运输(集团)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徐敏杰正接受相关部门调查。

    有媒体将此举视为揭开了航运业的反腐大幕,并表示,中央正逐渐加大对央企的反腐力度,为深化国企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中青舆情指数显示,该事件的舆情满意度获得82.5分。

    这也让人联想到近期多名被调查的官员,其中不乏南京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等高级干部。不难发现,贪腐问题从来不缺乏高曝光度,治“贪”力度之大、决心之强,赢得民众普遍的叫好声。

    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警示“地下工作”不可怠慢

    舆情榜单中,两起和“爆炸”有关的事件,呈现出信息覆盖率高、舆情满意度低的反差性特点,舆情满意度分列榜单倒数二、三位,成为11月舆情反响较差的两起公共事件。

    其中,山西太原爆炸案信息覆盖率为79.7%,舆情满意度为45.8分。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信息覆盖率高达94.8%,在20起公共舆情事件中位列第二。但反观舆情满意度得分,仅为43.1分,落至榜单倒数第二位。

    11月22日10时30分许,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底迸发出一声巨响,瞬间吞噬了数十条生命,震痛了全国人民的心扉。

    22日凌晨3时许时,中石化管道公司一处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然而,就在管道公司和黄岛油库清理油污过程中,不幸发生。

    管线发生破裂到爆炸事故发生,前后相差7个多小时。有媒体和网民质疑,企业和地方政府只忙于处置漏油,未看到疏散民众的预警,造成许多民众对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毫无防备。而到底是哪根管道发生爆炸,也在一段时间内引起网民质疑。

    25日上午,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上,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表示,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同时指出事故暴露的三大问题: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

    中青舆情监测室发现,伴随事故处理逐步推进、遇难人数的不断攀升,舆情在关注救援、为死伤者默哀的同时,也迅速转向质疑、追责和反思,成为主流舆论。

    事故发生后,中石化和地方政府均表态致歉,9名事故责任人被控制。12月3日,事故遇难人数最终被确认为62人。

    网民“是你手中的线”在微博下评论,“在管道事故中,易燃易爆的油气管道无疑是‘重点看护’对象。为了防止事故发生,石油石化企业作了不少努力,然而,这一领域的事故仍然没有停止过。黄岛事故给我们的教训很多,比如城市管网、城市规划等问题,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紧急事件中如何科学应对,这是企业和各级政府领导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报北京12月5日电

    相关文章:

    《决定》全文公布引热议 占据舆情满意度榜首

    中青月度舆情指数

    “旧闻”人物事件如何走向不同结局

《决定》全文公布引热议 占据舆情满意度榜首
三中全会话题点燃改革期待
中青月度舆情指数
“旧闻”人物事件如何走向不同结局
天地成就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