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东沟村村民马鲜花,得知团长治市委的客人要来,特地在家里烧起了平时舍不得用的炭火取暖,“他们带娃娃去市里玩了一天,还给娃娃买了学习机、积木,吃了68元的自助餐,我烧点炭火招待人家有啥不舍得的。”马鲜花说。
马鲜花的儿子小杜(化名)今年读二年级,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寒。前不久,小杜与其他36名家境相似的同学一起到长治市里游玩了一天,去了动物园、吃了自助餐、看了3D电影、上了一堂舞蹈课。团长治市委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来接人,又挨家挨户地把孩子们送回。
在长治,这项由团组织发起、名为“阳光童年行”的品牌活动,获得8家企业全程资助。
活动的由来,与团中央近期号召开展的“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密不可分。在长治,“转变作风”被细化为“同位体验、换位思考、超位服务、近位引导”4项具体工作,“阳光童年行”品牌活动即为“超位服务”项目之一。
团长治市委书记申秀琴希望通过上述4项举措,让长治的团干部们将深深的脚印留在基层。
团干部爱干“分外事”
马鲜花的家,团长治市委干部张磊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在确定36名“阳光童年行”受助学生前,他曾与活动主要赞助方安利(中国)长治公司的工作人员一道,挨家挨户地进行“摸底”家访。
由于山区道路崎岖,“效率最低”的一次,他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只跑了5个孩子家,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多。马鲜花家就是其中之一。
张磊告诉记者,农村的困难青少年群体,曾一度处于多个部门管辖、可管可不管的尴尬境地。几次下乡调研,他问乡镇团委书记、问村团支部书记:“你们乡里、村里有多少留守儿童?有多少困难家庭孩子?”得到的回答,大多数是“不知道”、“不清楚”,在基层团干部眼里,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不是归教育部门管,就应该归妇联组织管,跟团组织的关系不大。
根据团市委“同位体验、换位思考、超位服务、近位引导”工作的安排,张磊下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了解一线普通青少年的所想、所愿,并尽力助其“圆梦”。
团市委书记申秀琴要求各级团干部不局限于岗位、不拘泥于级别,充分爆发自己的“小宇宙”,千方百计为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去寻找、去沟通、去协调,这家企业不行,找另一家;一次两次谈不妥,就三次四次。”
这趟调研后,张磊撸起袖子,干起了看似跟团组织关系不大的“分外事”。
这种“分外事”干起来费时、费力。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钱”,“孩子们把心愿一个一个告诉你了,你拿什么给他们实现心愿?”
收集上来的心愿,有的是想要一套漫画书,有的是想要一部电子学习机,还有的是想上免费的舞蹈培训课,几乎所有“心愿”的实现都离不开“钱”。
而团市委志愿者工作的经费1年才10多万元,仅用于1000多名志愿者的培训、日常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等都不够,哪里再来多余的经费?
“租辆接送孩子的面包车就要好几千元,3D电影票120元一张,送电影下乡的机器要两三万元一台,一块LED背景板又要两三万元,舞蹈培训每人每期一两千元……”临到干活时,张磊发现处处都是花销。
他开始在长治各家企业之间奔波,请老板们做些公益。不过事情真正做起来,张磊发现,远没有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困难,“很多人根本不认识我,但他们却鼎力支持。”
安利(中国)长治公司是这项活动最大的赞助商,公司营运负责人段书华告诉记者,符合公司公益方向的活动设计和团组织的好名声是合作的基础。
团干部没架子、实在
因为工作原因,段书华经常接触各类政府官员,她尤其赞赏长治团干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最平易近人、最没架子的就是他们,换做其他人,怎么也不可能跟着我们挨家挨户地跑。”
让团干部更平易近人些、更没架子些,正是团长治市委书记申秀琴提出“同位体验、换位思考”的初衷。在大调研活动中,她要求每一名团干部都到基层,与普通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即“同位体验”;调研之后,她要求团干部们“换位思考”,考虑赞助企业、支持方的“投入点”;考虑受助方的“接受点”。
长治市长子县的创业青年李强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团长治市委副书记史宇荣、一名副处级干部会住到自己家里来,在自家的大棚菜地里帮忙摘茄子,在自家吃饭、聊天。
晚饭后,史宇荣让他叫上几个也在农村创业的好朋友一起“闲聊”。“能聊得上,不生疏。”创业青年们恐怕不知道,为了这次“闲聊”,史宇荣准备了好久,脑子里记了一大堆长子县农业发展状况、农村创业的基本情况,生怕“和青年对不上话”。
能“对上话”之外,她还要考虑怎样帮助这些年轻人解决实际问题。
“在扶持农村青年创业上,工商局只有一个笼统的指导性说法,要扶持,却没有具体的措施。”在了解到很多创业青年不了解工商、税收优惠政策时,史宇荣决定,以团干部的身份与工商局协调,落实“免收工商管理登记费”这一实际优惠政策。
在团长治市委的努力沟通下,这项政策得以正式“落地”。
据史宇荣介绍,在“同位体验”式的调研过程中,仅她本人就在长治下辖的6个县区分别与普通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各两天半时间,这还不包括在其他县区、未住宿的调研。
一段时间集中调研下来,史宇荣多了很多朋友。创业青年要贷款、要租赁土地、要寻求技术指导、要找合伙人,甚至要给孩子办入学等,都会直接给她打电话,请她帮忙。
团干部破了“正能量”宣讲会纪录
充分调研的一个好处是,团干部在面对曾经怎么做也做不好的老大难问题时,可以更加巧妙地开展工作。
团长治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晓恩过去常常为了“思想引导”的工作挠头。“引导青年”是共青团的4项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各地各级团干部普遍感觉比较棘手的一项工作。
“当代青年思路活跃、见识又广。”王晓恩在调研中发现,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特别抵触那些高大全的“典型”,而且不同类型的学生喜欢听的故事也各不相同,“职高学生喜欢创业奋斗型的,重点高中学生喜欢听‘学霸’的故事。”
尽管团中央“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会”没有进入山西宣讲,但在长治,地方版的“分享会”已经在团长治市委组织下开展起来。
长治市一所职高,创业校友李中三的分享会破了团办“正能量”宣讲会互动时间最长的纪录。20分钟的本人故事分享,搭配1小时40分钟的互动提问。
“学长,我学会计的,能不能来你公司工作?”“学长,能不能留个联系电话?”……学生们踊跃提问,多少令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王晓恩有些不习惯:“以前搞这种宣讲会,讲完就瞬间冷场了。”
在“引导”的问题上,团长治市委新近提出的理念是“近位引导”,用身边人、身边事向青年传递“正能量”。
在重点中学长治二中,分享活动请来了二中毕业、考入清华北大的“学霸”校友;在首钢长钢公司,一线工人出身的青年岗位能手、行业技术先锋被请来与同事们分享经验。
王晓恩说:“只要对准某一个青年群体的胃口,大胆启用那些可能称不上多么成功、多么闪亮的‘典型’,一样可以起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