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一些中学生家长找我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在他们万般苦恼的问题中,孩子与异性交往占了相当的比例。每当这个时候,我一般会让家长尝试着想象一个情境:几年后,当孩子上了大学或大学毕业时,仍然不喜欢异性同伴,不屑于和异性朋友交往,家长会是怎样的心情?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工作期间,我们启动的第一次监测就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诸多指标中,有一项是关于学生叛逆期的确认。监测标准告诉我们,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现了对父母的叛逆心理,则说明孩子的成长处于正常状态,反之,则不属于常态。看起来,正常还是不正常不能以我们的意愿去确定,其中自有规律和原则。
其实,生理科学和心理科学都告诉我们,青春期是个体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和由此产生的好感,不但正常而且必需。男女之间的情感,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情感,如果一个孩子在特定年龄段没有这样一份特定的情感体验的话,反倒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孩子们的这一生理和心理现象,并有效地引导他们把握好这种情感的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男女生的交往过密定义为“早恋”,家长和老师都视之若虎,避之不及。当我们以这样一种如临大敌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孩子们自认为“很正常”、“没什么”的情感问题时,反差、错位和矛盾冲突便不可避免,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教育的策略上,我们需要为“早恋”重新定义。因为,如果我们一味地把男女生之间的过密交往,甚至把他们之间的好感定义为“早恋”的话,我们就很容易像王母一样在孩子们中间画一道天河,我们也很容易在焦躁不安中对他们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而且也必然得到来自孩子们的抗拒和抵制。因为在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定义上,我们与孩子们有了不可调和的距离,这种情形下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当我们把发生在青少年男女之间的所谓“爱恋”视为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好感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才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直面这一现象,才能以淡定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有效的教育才会从此发生。
几年前,曾经读到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短论。加拿大的一位学者提出,随着基因知识的增加,“疾病”的术语需要重新定义,以防止人们把每一种基因异常都视为疾病。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没有明确的疾病定义,人们很容易认为许多基因差异都是疾病。所以,他们主张把疾病定义为“一种使个体置于不利结果危险增加的状态”。这一定义中的关键要素为“危险”,与危险无关的基因异常不能等同于疾病。事实上,也不是所有的基因变异和异常都与疾病有关。
重新定义疾病,改变了多少病人的人生态度和医生的诊治方式!而我们重新定义早恋,也期待着改变我们老师和家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