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1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个本科生不仅自己发论文而且指导师弟做学术

学霸“偶像”张召富

本报记者 张国 通讯员 马超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1月14日   06 版)

    一个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3篇SCI论文,还以通讯作者身份指导师弟撰写论文并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入学以来平均学分绩92.7,连续3年专业第一;他先后获得9项奖助学金,累计4万多元;3年间共获奖励与荣誉40余项,其中国家级16项。现在的他已经收到香港科技大学直博录取通知书,他就是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10级学生张召富。

    张召富出生在山东济宁,父母都是农民。入学时他就进了自己喜欢的微电子专业,因此学习起来劲头十足。大二时他准备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跟同学组建了5人团队,反复讨论磋商后确定“兼容光测量的QCM传感器设计与研究”这一课题。张召富介绍,该传感器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可以进行抗体和抗原的检测和匹配,他们的科研课题试图将两个传感器相结合,实现更高的精度应用与更广泛的适用,以达到“1+1>2”的效果。

    由于课题难度较大,团队成员基础理论储备不足,他们不得不比其他团队提早半年开始着手进行准备。开始一段时间大家都很积极,但两年的科研周期相对较长,前期需要大量精确细致的准备,短期内项目又不能取得看得见的成果。而张召富毫不懈怠,大家都不懂的理论他去学,别人不愿意查的数据他去查,每个周末抽出一整天的时间泡在图书馆,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在他的带动下,项目的框架体系逐渐构建出来,在项目申请的学院审核阶段取得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立项为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经过了大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大二带领科研团队,大三,张召富开始跟随周铁戈老师参与“纳米材料的计算和仿真”课题的研究。如何将仿真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科学解释是非常复杂的,他为此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文献。

    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摸索,“宿舍—食堂—实验室”成为了他生活的常态,很少凌晨1点前睡过觉,也几乎没在早上7点后起过床。对于这一全新领域,张召富坚持大量阅读论文,逐步掌握了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能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便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4篇SCI论文,其中3篇已经正式发表在《物理学报》和《Chin. Phys. B》上。

    大三下学期开始,张召富指导3位师弟进行科研实践,其中胡耀乔作为第一作者,张召富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胡耀乔介绍,是这位学长带领他们初步了解了这一领域,教会了他们画图、数据统计、论文查找等基本功。有一次,张召富布置了统计数据的任务,由于课程紧张,几位师弟一个半月还没有统计完,结果学长一个人两天就做完了。“他做事效率很高,能用很短的时间完成很多的事情,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完成的。”胡耀乔视张召富为“偶像”。

    张召富取得这样的成绩,成为班里无可撼动的“学霸”。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对科研有如此强烈的兴趣和持久的热情。他说,他的勤奋和求知欲来源于父母的影响。从小跟随父母田间地头春种秋收,使得他养成了踏实、勤奋、肯于吃苦的精神,对于科研就犹如对于家乡土地的热爱。

    “我对科研怀有最朴素、最纯真的感情,我和我的父母都相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张召富说。

2014自主招生,名校怎样选材
学霸“偶像”张召富
重新定义“早恋”
“早恋”不是“爱”
用行动证明90后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