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跟着管道走,踏遍千山万水

本报记者 秦珍子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2月19日   05 版)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阿苦力村一处工地,工人正在焊接管道。

    本报记者 赵迪摄

    管子的焊接处,蕴含着精湛的工艺和惊人的力量,以及无言的付出

    马年大年初七,周亮就结束休假,又进山了。

    作为中石油管道一公司储罐工程处副处长,周亮的工作,可不是在办公室做做规划,在作业点挪挪步子而已。在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昆明第六标段,他还是127机组的机组长。

    他的任务是带领机组成员,把油气并行的双管一一焊接,再放置到地表以下。有时要冲七八十度的大坡,有时要下几百米深的断崖。所有作业点,几乎都在山里绕。

    “我知道有难度,但我相信能干成。”对于输送从缅甸方向来的天然气和国内炼厂成品油的这两根“管子”,搞技术出身的周亮说话直来直去,他很少聊国家战略,接近百分之百的焊接合格率,才是他最在意的目标。

    为此,他对团队几乎是“半军事化管理”。

    按照这支“突击队”的节奏,管道人的一天,是从早晨天还黑着的时候,就开始了。

    因为“时差”,西南的天比中国东部、中部地区亮得晚。即使如此,周亮和他的队伍,也必须在7点之前起床、洗漱完毕。

    通常由馒头、稀饭、咸菜组成的早餐,用时不能超过20分钟,因为7:20要召开全员必须到场的早班会,点名并用录音笔严格记录考勤。

    “注意吊管安全、设备行走……”这是每天早班会,周亮都必然要强调的内容。此外,他们跟着铺设的管道走,走到哪里,周亮都会根据地形、天气等作业特点,特别补充安全须知。

    7:30,他会率领着这支穿醒目红色工作服的机组,向作业点进发。

    在已经挖开的沟壑里,或是在平整完成的土地上,是等待铺设、焊接的管道。机组工作人员有的开动吊管车,操作机械臂灵巧地将十几米长、吨级重的管子吊起,再轻轻放入预定位置;有的戴上防护眼罩,举着焊枪,蹲在管道旁边,将它们头尾相接。

    看上去,这些动作或是铿锵有力,或是火花四溅。但事实上,它们简直是“绣花级别”的细致活儿。

    两根相连的管道,管口距离要精确到毫米。而并行的油气双管,也有严格的距离控制。焊接工作人员要磨除表层锈迹,要把握电压电流,有些坡段还得注意角度。

    完成的管子,有着铜黄色的连接处,那是一圈薄薄的、大约两指宽的凸起。而合格的焊接处,则蕴含着精湛的工艺和惊人的力量——即便是地震来袭,它们也能紧紧拉住管道两端,保证油气运行的安全,几十年无虞。

    周亮对管道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我是管道二代”,周亮颇有些豪迈地表示。从小,他就跟父母“上线”。上世纪70年代,管道局刚刚成立,一家人就开始随管道迁徙。后来,他和哥哥又继承了父母的事业。

    “一家人都是黑的。”周亮拍拍自己的脸,又伸了伸胳膊笑言,“这是管道施工的特点。”小时候,他最盼望过年,因为几乎只有过年,才能带回他的双亲。而今,他说这一切反过来了,换成了爸妈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带回他们的孩子。

    2012年大年初六,周亮到了云南的工地。他甚至不知道要干多久,就埋头上了一线。一年中,他最多回家两次。第一年,他只在家里待了7天,第二年,这个数字增加了4天。

    “我和我的家人早就习惯了。”这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大喇喇地说,好像唠着一句再平淡不过的家常,“这都是应份儿(方言,意为应该、分内)的事儿!”

    经过苦难之后获得的成功最甜美

    同样是“石油子弟”,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项目部经理王衡岳也是个“拼命三郎”。不同于周亮的是,他是实践与理论齐飞、现场与后方并重的代表。

    “你想让我从世界上再找出一个团队,在30个月内把这一段干成,告诉你,我找不出。”王衡岳非常自信。

    中缅管道国内段从云南省瑞丽市58号界碑入境,经过3个省份,原油管道干线全长1631公里,天然气管道干线全长1727公里,难度最大的油气管道并行长度,达到1100公里。

    这条能源“新干线”行经之处,有着中国西南最为复杂的地质地貌。山高谷深,地形破碎,还要穿跨越26条大中型江河,横贯四大地貌类型区。不仅多雨多洪,地壳活动还非常剧烈。

    “我为我的团队感到自豪。”王衡岳说。当难度空前的中缅管道国内段开始施工时,境外已经开工一年多了,但“科学、坚韧、和谐”的团队精神从一开始,就振奋着这支攻坚队伍的所有人。不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不管是工人还是文员,所有人都尽职尽责。除了高水平的工程质量,在项目部的厨房里,连抹布都“干净清爽”。

    “我们实施的,是一次性通过原则。”王衡岳要求所有技术长、技术员在施工之前,都必须将工程完全吃透。在工程组织布局上,他和他的团队,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当具体施工时,能收获“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在他的文控室里,经他手的文件一年就有上万份,每个管道穿过的隧道口,他都跑过一遍。

    “拿数字说话!”这位1966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的“工科男”噼里啪啦地算了起来,“如果每个隧道口只待半个小时,也要27天才能全部跑完。”

    事实上,精明强干的王衡岳患有严重的痛风。他常常坐着轮椅、拄着拐杖工作。有一次,他接待重要访客,前一晚,痛风又犯了。

    “那一段从办公室去会议室的路,怎么着我也能坚持走过去。”如今,他笑嘻嘻地描述自己当时的想法,却立马让跟前好几个工作人员红了眼眶。他假装没看见,又豪气地补上了一句,“别说这一小段,做管道人,就要踏遍千山万水。”

    在王衡岳脸上,看不出一丝忍耐病痛的痕迹。他爱挂在嘴边的话是:“经过苦难之后获得的成功最甜美。”

    他热爱生活和自己的事业,办公室里几乎摆满了从隧道里挖出来的石头作纪念。女儿小时候的玩具,也被他小心地保存在书柜里,走哪都随身带着。他留着精短的发型,因为“方便戴安全帽”。而在项目初始最紧张的三四个月里,他的一头黑发全白了。

    “我那时才知道什么叫一夜白头。”王衡岳抚摸着看起来灰黑相间的头顶,笑着解释,“这是搞过‘装修’(染发)了。”

    没有特别通知的情况下,在昆明一家宾馆租住的这个项目部,所有人的工作都会持续到周日。而晚上12点以后,要是站在楼道里大喊一声“有事商量”,一定会有人从办公室里探出头,精精神神地出现。

    尽管辛苦,这些石油人真正是“一家人”。去年,王衡岳牵头,大家自发搞了个“影像留念”。有人掌机采访,有人联络调度。一开机,连50多岁的工作人员都欢快地冲进镜头。“你会明白,他们有多爱这个集体。”王衡岳看着那段他都不知看了多少遍的视频,至今还会感慨、激动。

    项目部成立之初,王衡岳就曾经放过豪言:将以科学的态度、精心的施工、百倍的努力和顽强的拼搏,把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成为一流精品样板工程。

    他说到,也做到了。

    作为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建设的统筹组织者,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还承担着国内几十个其他油气管道项目建设的重任。若按过去的管理模式,建设这么多项目,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将是目前的十几倍。几年来,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员工同王衡岳一样,一人承担几个人的工作量,没度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甚至经常通宵达旦。

    “做个男人”,他拍着自己的肩膀,像是对自己承诺

    2013年12月20日,西南管道贵港输气站放空火炬顶端,橙色火苗炽烈燃烧。这标志着来自缅甸的天然气到达广西贵港市(末站),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全线贯通。而我国四大油气进口能源战略通道已全部打通。今后,每年将有120亿立方米天然气造福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沿线上亿民众受益。

    中缅管道进入中国国境的首站,是云南瑞丽站,它也是中国最大的油气合建站。但建站之前,地下全是液化土和沙子,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几乎在一瞬间,大地就会像液体一样波动。任何地表建筑,都无法稳固矗立。

    “我们的工作,是把‘豆腐’换成砖头。”场站的总工程师石鹏远打起了比方。最终,通过先进的桩基技术,石头替换沙土埋入地下数米,稳稳地托起了这座国境西南的石油“重镇”。

    当被问及这项工程有多重要时,石鹏远踩了踩地面说:“4000多万就埋在你脚下。”

    石鹏远是个80后。在工作最艰难、最苦闷的时候,他鼓励自己的方式,就是想象场站建好的样子,“像是自己的孩子,想着长大了,牵着他走几步,就觉得有劲儿”。

    事实上,近10年他一直在野外工作,很少回家。因为这座首站,他的婚礼推迟了3次。有自己的孩子,对他来说,还只是个梦想。

    读书时,这个独生子只想做个“学习好的乖娃娃”,但从事石油行业之后,“我得做个男人”,他拍着自己的肩膀说,像是对自己承诺,哪怕只剩一个工人在作业,“我也不会离开”。

    “铁人精神”,是完成中缅油气管道这项超级工程最核心的理念。

    在保山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交界处,一道碧绿幽深的澜沧江,从数百米的垂直断崖之间,嘶吼着穿过。即使是站在岸上,被剧烈的大风摇撼着,人也会感到眩晕可怖。而这条天堑却是横亘在中缅管道面前,无可退让、无法绕过的必经之途。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还必须三管同桥穿越。

    承担项目的中铁大桥局跨越总工孔宪全和隧道总工刘国平绝对是“强强联手”。

    “需要茶马古道的马帮精神。”孔宪全回忆,90度悬崖,进场没有道路,雨水导致滑坡和泥石流频发,风一来,吹得钢件都在“荡秋千”。200米路修了4个月,人下不去的地方,就得驴子骡子上。

    在施工进场或探路调研时,孔宪全常常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据同事回忆,看见大石头擦着他的脑袋落下,就有好几次。

    最终完成的澜沧江跨越工程,壮阔得令人震撼屏息。在甲方眼里,这些合作者也是“真正的石油人”。

    在云南省工信委副巡视员张世雄看来,和石油人的合作,“愉快极了”。因为他们的“铁人精神”,总是在不断创造新的奇迹。而工信委协调中缅管道工作的一位副主任提起自己在管道沿线的见闻,还忍不住哽咽拭泪。

    面对紧张繁重的任务,管道建设者们远离家人,很多员工一两年没有休过一次假、没有回过一次家,有人处理完亲人丧事后就立即投入工作,有人到第二天要结婚了才向领导请假,有人结婚三天就回到一线……他们以“铁人”的意志品质,一步一步推动钢铁巨龙向前延伸,用一流质量和速度创造了世界管道史上的这一奇迹。

    管道的钢筋铁骨,略微带着柔美的弧线

    吃完新年后的第一顿工地午餐,周亮站起身,和机组成员们再次投入工作。山中的寒气到中午时分终于化开,林中乱石交错,树木茂密,山顶云层浮动,但周亮的眼睛,却不能停留在景色上。

    元旦开始,他曾经历难忘的“八天八夜合不拢眼”。那是管道需要穿过的一处300米高、70度陡的断崖。他站在坡顶瞅下面,“人跟香烟似的”。

    127机组把7根管道提前焊接成84米长的预制管,用钢绳吊着,缓缓从一早选好的缓坡处往下“顺”。周亮的心,也吊在钢绳上。坡下就是公路,车来车往,如果管道坠落,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管道成功铺设,平时不拘小节,也很少照相的周亮站在坡底,用手机对着管线,摁下快门。虽然嘴上说着“不是最大的坡,算是容易的作业点”,但他一边拍着,嘴角还是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照片中,管道直立在一片陡坡上,这条钢筋铁骨如今略微带着柔美的弧线。

    事实上,管道人的作业点,常常都在“汽车开不到的地方”,来去都凭双脚走。周亮和他的机组,上下班就需要两三个小时。山中的度假村,周亮路过过,但从来没去过。他和他的人马同进同出,天黑之前,他要求所有人下山,因为“危害人身安全的事,在我的机组绝对不允许出现”。

    这些劳累了一整天的管道人每晚最期盼的,就是桌上的几道菜。30多人围坐着,扒饭、谈天,像个和睦的大家庭。

    “只要有一个人没到,就不开饭。”周亮说,“多大的领导来,也得饿着。”

今年杭州楼市“压力山大”
“人均万元税负”高了还是低了
中国经济前景谨慎乐观
跟着管道走,踏遍千山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