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3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春雷动·观会

施政“加减法” 四两拨千斤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本报记者 刘世昕 崔丽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06日   01 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本届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也是向全国人民交出的首份答卷。

    经记者梳理,“改革”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77次。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评价,改革成为报告通篇贯穿的红线,从宏观调控到民生举措,“改革的旗帜被高高举起”。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去年一年来,政府推进改革,对经济增速与质量间采取平衡之道,政府用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总体思路中运筹帷幄,采用“加减”之道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

    啃硬骨头,政府自我革命“卸掉错装的手”

    翻开报告,向东解读说,在诸多改革中,中央政府选择把简政放权这项自我革命的改革作为“当头炮”,强调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梳理过去一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不难发现,无论是本届政府组成后的第一次会议,还是今年伊始的第一次会议,主题都与简政放权相关。此外,至少有9次会议都讨论到政府职能转变的细节。这直接带来的变化是,一年间,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多达416项。

    这一年,各级政府官员最常听到总理的告诫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困难比预想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向东说,有些改革的效果出人意料。被老百姓称为“一元钱办公司”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使得全国新注册企业数量的增幅达27.6%,远远超过了近年来1%~2%的平均增幅。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改革让市场和企业有了被松绑的感觉,在全社会投资中,民间资本的投资比重上升到63%,为历年之最。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进一步带动了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稳中向好。

    有调查显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民众最期待的是,步入深水区的改革如何推进。

    当改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时,向东说,总理对那些阻碍改革的利益格局毫不客气,他曾指出,一些地方、部门的改革“干货太少”,只下放复杂的、管理责任大的审批事项,却仍把“含金量”高的事项攥在手里。

    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达了继续推进改革的态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气概,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深化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给今年行政审批改革确定的目标是,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的目标是,建立向社会公开的政府权力清单,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政府工作报告描绘的另一幅改革路线图,是经济领域改革的重头戏——财税体制改革,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专项转移支付要由220项减少到150项,今后将继续归并和减少。

    向东说,这项财税领域的改革,实际上更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和权力约束。

    专项转移支付本来只是中央财政向地方转移支付中的特殊之举,但在一轮轮异化中,成为资金分配部门手中的权力,催生了“跑部钱进”,滋生腐败,屡遭诟病。这一次,总理清理、整合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决心更为坚定,表示要“切实解决‘跑部钱进’问题”。

    值得期待的改革仍在继续,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政府更大的魄力与担当。本届政府的改革路径愈发明晰: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社会各界能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社会创造活力。

    只要不滑出经济预期的合理区间,政府绝不出手

    2013年GDP增速7.7%、CPI控制在2.6%,这份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答卷,在世界经济的灰霾中,可谓一抹亮色。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年度GDP增速目标,已成为国内外经济机构研究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而这一次出现在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字,其背后有着不同寻常的深意,折射出本届政府对宏观调控的新思维。

    2013年年初,世界主要经济体可谓哀鸿遍野,而我国的GDP增幅也持续回落,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硬着陆”的疑虑。

    向东说,在当时的背景下,走出经济困境,政府有两种选择:要么扩大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发票子”来带动投资,这样做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但缺点是需要财政、货币政策有相应的运作空间,更重要的是,这种短期刺激政策难以持续;另一种是,只要经济运行还在合理区间,政府就保持定力不出手。

    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李克强提出的“合理区间论”令人耳目一新:只要经济运行守住稳增长、保就业7.5%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不滑出这两条底线,政府就集中精力转方式、调结构,不出刺激性政策。

    他用“自行车论”形象地解释复杂经济问题面前,政府如何保持定力:“你要不动,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停在那里晃两圈儿,没准儿就摔下来了。所以还得动,要稳中求进。”

    正因为有了合理区间的经济新思维,即便在2013年6月,市场上出现所谓的“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高出正常值10个百分点的紧要时刻,政府也没有在货币市场上放水,出手救市。

    李克强曾用“柴薪”比喻财政货币政策:“如果我们放松货币政策,多发货币,那就像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不超发货币、不扩大赤字,并没有引发市场动荡,经过市场自身调节,回归正轨。向东说,经济“合理区间论”的提出,有效稳定了政策预期,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可以说,“合理区间论”经过一年的运行,已经基本被市场所认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这两个指标的确立,蕴含着中央政府将继续从改革深处发力,在创新宏观调控手段时依然保持定力,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实现从高速奔驰到中高速前行的平稳换挡。

    政府要兜住民生底线,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个光屁股小孩在2013年意外走红。2013年2月6日,在新闻联播中,李克强在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视察时,一个小男孩光着屁股从衣柜中溜出来,跳到坑上钻回被窝中,“抢”了总理的镜。

    不久前,这个光屁股小孩的爷爷给李克强写信说,他们已搬入新居。

    这一年,更多的“小屁孩”和家人搬入新居。全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住房660万套,基本建成540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

    向东说,如果说在纠正政府有形之手错位的问题上,李克强更多做的是“减法”,那么在民生领域做的则是“加法”,除了继续加大政府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推进了一批兜住民生底线的制度建设。

    向东坦言,总理力推的一些制度,他们一开始并不完全理解。国务院刚刚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在酝酿时,大家并不十分清楚,究竟哪些人该由政府实施救助,救助会不会造成“养懒汉”。

    向东说,在不断的调研过程中,大家逐渐领会到社会救助制度的必要性。这项制度,首次将事关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托底制度,统一到一部行政法规之中,使各项救助制度之间相互衔接,构建了完整严密的安全网。

    向东说,民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倾注最多情感的,从教育、医疗到就业,“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的思路更加鲜明。李克强总理今天坚定表态:“以更大的投入和更有力的措施”,补上民生建设这条“短板”。

    深处着力,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保持定力,“合理区间论”稳定政策引导社会预期;精准发力,优化供给促进结构调整;有序有力,创新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

    向东说,这几个“力”,显示了政府在宏观调控和社会治理上的决心与思路。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 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
代表委员用掌声“送”总理回到座位
施政“加减法” 四两拨千斤
减少专项转移支付 剑指“跑部钱进”
房价调控,真不提了吗?
中国青年报
微信账号二维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