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代表,下次开会能不能带点儿西瓜来?安全。”
“行。”面对一位人大代表的提议,正在发言的冯乐平,调整了一下话筒。
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庞各庄乐平农产品产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更知名的身份是“大兴瓜王”。刚才,她还在谈农村土地流转,但这一问一答,让在场代表纷纷担忧起了更具体的“餐桌”问题。
膨大剂、速成鸡、病死猪……去年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似乎依然无解。尽管冯乐平澄清:“西瓜‘打汁儿’从专业上说不通,一打汁儿,里面就全烂了,根本卖不出去。”但有记者会后仍不依不饶地问她:“你怎么保证所有的西瓜都安全?有没有老百姓让你把食品安全问题‘向上反映反映’?”
在同一座楼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主任欧阳泽华说起“激素猪肉”的故事:一位老乡一年养4头肉猪,其中一头是自家人在过年时吃,这个习惯一直没变,但变化的是猪的重量,现在一头猪250斤左右,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一头猪140斤左右。
同一天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选择在中国政法大学的会桌上,掀起另一场“关注肉类安全”风暴。
“去年黄浦江上漂死猪,这么大的数量没人管,就是因为法律没有规制。”他带来了今年的提案——制定《畜禽屠宰法》。
“现在注水肉还多吗?”“我们吃的羊肉串都是鸭肉做的吗?”在这个会桌旁,冯平的发言不断被在场公众打断。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则坐在一旁,说到“地沟油”时,不少记者注意到,她的语速越来越快、调门也越来越高,以致遭主持人不断提醒“超时了”。
两会上,餐桌安全怎么破题?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主任钱渊最关心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How?”钱渊说,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他用笔在这段话旁边重重地写下了这个词。
钱渊认为:“政府出台政策一定按照科学来制定,而不是把话说得越满越好,却难落实。”
“食品安全是涉及整个链条的,从生产、采收、流通到消费,‘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不行’。”冯乐平关心的是,怎么让全程监管机制“真正动起来”。“可不能像以前一样,质监局、工商局都在管,但到了下面,就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这次两会,她带上来的百姓期待是:“食品安全问题一定要让总理知道,不仅知道,还得严惩破坏食品安全的人。”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本报记者 王梦婕 邱晨辉 徐霄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