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一见”到“在阳光下牵手”,这两周中国网民的生活里是非多,火气旺。挖掘内幕和站队斗嘴的熟悉景象自然少不了,或愤怒谴责,或质疑谴责本身。所有这些愤愤不平的个体,现实生活中互不相识。有人感叹说:“你们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吧。”
事件本身多少已经变味了,这句感叹倒引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数字时代,我们怎样参与公共讨论?逾矩和突破的差别在哪里?
这个时代,不拿自己当外人相当容易。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不自知的习惯。从已被遗忘的博客开始,技术每一次新的创造都在拼命方便人们将言论和情感暴露在陌生人眼前。注重弱关系的微博将陌生人连接到一起,微信则强化了强关系和圈子的力量。信息越来越轻、快、无所不包。
总的来说,无论有名没名,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大量地输出带有私人性质的信息,自然也在大量接受别人的这类信息。那么,公众空间和私人生活的边界在哪里呢?
边界的模糊会带来情感认知的错觉。电视的出现和24小时现场直播的普及曾受到文化研究学者们的关注。他们指出:这种虚拟的身临其境改变了真实的范畴。如今的数字生活中,私人空间交错共生。很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别说不拿自己当外人了,自己根本就不是外人。
这种错觉的杀伤力在于:他们并不真的认为自己和关注的对象建立了一种亲密关系,而是为对方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形象,并与这个形象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这个形象多少与公众人物在公共表达中希望被认同的特质相关,也会带有与创造者自身境遇相关的投射。无论如何,随着女神、男神、公知、愤青等虚拟形象纷纷被树立起来,真实的边界已经被更改。
菲茨杰拉德写主人公在高楼之上思索楼下仰望的行人会如何想象自己的生活,这是伤感的浪漫。爱伦坡写艺术家爱上妻子的画像反害妻子去世,这是恐怖故事。我许你梦想、你给我关注,本质上是个经济策略问题,可浪漫可恐怖,关键看处理。对于广大网民来说,这个梦破碎了自有新的造梦人。
更大的麻烦不在于被关注的人,而在于人们所针对的事件。攻击反对意见的常见论点有:“你说某药品检测合格,那你吃一把我看看?”“你觉得吃甜豆腐脑也没什么,等到大好河山都被咸豆腐脑占据了你就哭吧。”
他们逼着每个人感同身受,但给出的却是一个基于自己理解的虚拟环境。在这个环境里,真实被简化了,被加害的恐惧是永恒的。
真正的价值闪现在对事而非对人的讨论中:不把自己当外人,其实本有着无限的能量。查遍资料熬个通宵,就是为了回答知乎或Quora上某个陌生人的问题,没钱拿,没名头赚,至多能收获陌生网友的一个“赞”,图什么呢?孔乙己拦住迅哥儿要教茴字的写法,还因为太逾矩被白眼呢。
关键点可能在于:这样的讨论涉及公共利益。公共,顾名思义,每个个体都是义不容辞的参与者。另一方面,点滴观点都会被视作对群体智慧的贡献而得到认可。尽管认可仅仅是小小的一个“赞”,但互联网从不是一个歧视碎片的地方。
最新的例子是清华化工系的学生连夜守卫“PX”百度百科词条。这个事件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不少声音质疑几个小伙子的动机。该校的工科生出了名地认死理,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大意是:这是我们的专业,我了解我们的专业,与任何其他诉求无关。
参与讨论的外人没有正确的义务,但有坚守的权利。互联网宝贵的求知欲、创造力和公共性,或许都源于一句自省:“这怎么不关我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