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者及专家齐聚哈尔滨工程大学,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主办的2014年KAB创业教育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公益·创新·创业”。与会期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等领导参观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KAB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创业联盟以及旗下虚拟子公司“小不点”生活馆、“小蚁”格子铺等学生创业商服。傅振邦书记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特色创业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坐落于北国冰城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学校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在军事工程学院首任政委兼院长。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作为一所“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如何在创业教育大繁荣、大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创业教育工作之路,如何为在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优质创业教育、引导及服务,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思考重点。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领导思路十分清晰,创业教育工作不能追求大而全的遍地开花,而是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主线,适合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要求。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魏潾看来,理工科高校的学生专业性基础较强,但是往往缺乏与社会沟通交流的经验,单纯理论式的创业教学,并不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实际创业的热情;其次,学生在创业学习与实际创业之间如果没有缓冲,绝大多数会遭遇失败,这样不仅严重挫伤学生的创业热情,使学生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而且不利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因此,依据充分的校外调研和面向在校广大学生的调查后,学校党委确定了创业教育的工作指导思想:“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两个结合,着力构建四个平台”,即以育人为核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一流的校园环境;坚持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着力构建大学生创业理论平台,着力推进大学生创业竞赛平台,着力开创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
在实际的工作中,学校秉承为学校服务、为学院服务、为学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构建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创业教育学院和大学生创业联盟这“三驾马车”作为创业教育的平台保障,力求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凝练的特色模式以创业联盟为主体,创业实训更富有实战性;以企业需求为基础,创业课程更富有应用性,这样也使得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训相辅相成,使学生在虚拟创业中学习、在特色课程中提高,切实让广大学生了解创业,在实训中提高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
以创业联盟为主体,创业实训更富有实战性
大学生创业联盟成立于2009年,以“虚拟注册,实体运营”为运行模式。“虚拟注册”,意为获准进入大学生创业联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及团队,在经过校团委和创业教育学院联合认定考察后,获得经营许可,成为联盟的虚拟子公司。虚拟子公司的经营许可中规定了仅校内允许的经营范围。“实体运营”,意为联盟虚拟子公司可以在允许的经营范围内,在校内进行商业运营行为,经营过程完全按照实体公司的模式运行。
在校团委书记、创业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波看来,大学生创业项目周期短,往往以在校期间为主,且成活率低,必须加以扶持。因此,创业实训中“虚拟注册”的环节不能省,而且具有重要作用。这主要是为学生真实注册公司做准备,让广大学生创业者了解相关最真实的流程和法律法规。
大学生创业联盟设有“办事大厅”,工作机构中设立了虚拟税务局、虚拟工商局、虚拟质检部门等与学生创业相关的虚拟政府部门。各虚拟子公司盈利所缴纳的“税金”注入大学生创业联盟基金,以提供借款、低息贷款、技术入股等资金服务形式扶持初创期的虚拟子公司,完全由联盟使用,学校监管,形成对联盟虚拟子公司的互助循环。
大学生创业联盟设在学校的启航活动中心,不仅为入驻的创业大学生免费提供桌椅、电脑等办公设备,还为其子公司提供实训场地,先后入驻学生子公司百余家,每年为数百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及2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共计虚拟孵化100余家公司,所属虚拟子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300万元。“第三空间咖啡厅”、“千元软件”、“稻草人工作室”等子公司已经成为校园知名虚拟公司。
在每学期的子公司招标中,创业联盟逐渐探索出3种虚拟公司入驻的方式。一种为经营项目不变,经营团队竞标产生,一年一轮换,适用于投入较大、场地较大、运行效果较好的项目,如“第三空间咖啡厅”、“爱心文印室”等虚拟子公司。第二种为经营项目不变,经营团队不受年限限制,但毕业后进行传承,适用于经营项目在校园内受师生欢迎、服务效果较好的项目,如“七录书屋”、“小不点”生活馆、“稻草人工作室”等虚拟子公司。第三种为经营项目改变,经营团队不定期调整,项目挂出招标,适用于探索类的项目,如传媒制作类、品牌代理类、科技研发类等虚拟子公司。
在创业联盟虚拟子公司运营过程中,联盟根据公司运营的实际情况,凝练总结了虚拟公司的多种运营模式。例如,学生合伙人共同出资入股建立的“小不点”生活馆,基于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的“小蚁”格子铺,与党政办公室合作建设开发的“校纪念品店”,与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超市互助实施为贫困学生提供打折服务的“爱心文印室”等。这些特色运营模式,不仅可供初创虚拟公司参考,同时,也作为特色的示范创业实训课程,成为创业教育学院学员的必修课程。
校团委与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密切协作,鼓励、指导、帮助经营效果较为突出、个人意愿较强的团队按照法定程序注册经营。从联盟走出来的虚拟子公司哈尔滨福鱼文化传播公司盯准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画中的商机,走出了一条具有文化底蕴的、保护非遗的特色创业之路。初创期的销量超过400件,营业额近10万元。机电学院学生于欣龙创建的哈尔滨奥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其产品远销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年营业额超过百万元。计算机学院宋超创办的杭州微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点触式验证码云安全系统”,目前已有2000多家网站使用,获得浙报集团传媒梦工场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团队入驻杭州传媒梦工场创新园进行孵化。此外,对于已经毕业和社会成员参股的创业项目团队,学校要求其到工商部门依法注册,办理营业执照,学校采取分阶段、分类指导的方法,对联盟虚拟子公司项目及团队合理监管和引导。
以企业需求为基础,创业课程更富有应用性
“如果在我开始创业的时候,有人在方向上、经验上、资金上帮我一把,我的成绩至少是现在的十倍。”作为“过来人”,哈尔滨“一手店”董事长、创业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孙军深知把创业者“扶上马”的意义。因此,学校以企业需求为基础,聘请企业家设置、讲授、辅导创业课程,使得学生更有兴趣。通过与企业家的深入交流,联盟的虚拟公司负责人快速提高了创业能力和实力。企业家授课的“现身说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里的创业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创业之路。
哈尔滨“一手店”董事长孙军、哈尔滨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董事长王军等一批优秀“创业导师”,平时挤出大量的时间亲自指导学生创业,倾囊以授,“授人以渔”,为年轻学子的创业梦想添翼。在企业家开设的创业课程中,虚拟公司的学生们能学到创业导论模块、企业战略模块、市场营销模块、财务会计模块、初创人力资源模块、法律模块、机会与风险识别模块、组织与领导力模块、公关礼仪模块、商业计划能力培养模块等11个模块理论课程。这些特色课程不只是传递理论知识,而且更贴近创办企业及企业运营的实际需求,具备“真刀真枪”的价值。
“小蚁”格子铺是大学生创业联盟下设的子公司。师生每月仅需50元至120元不等的租金,就能成为“格主”,出售小商品。在经营格子铺的3年里,“小蚁”格子铺总经理、2010级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任志康充分运用在企业家创业课堂上学到的市场营销模块、客户关系管理模块等知识,生意蒸蒸日上。现在,店面面积仅有20平方米的“小蚁”格子铺,月营业额已经达到两万元。
通过面向企业需求的特色创业课程,也使得企业家更了解创业青年的实际诉求,发掘优秀的创业人才,达到了共赢的良好效果。2011年,哈尔滨“一手店”捐款500万元,学校配套500万元,在校内设立了“学生千万创业基金”,秉承“鼓励创新创业,完善创新环境;推动成果转化,促进教育改革;激发创新潜能,造就创新人才”的服务理念,旨在帮助青年自主创业者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设“创业孵化计划”、“创业加速计划”两种创业资助计划。截至目前,“学生千万创业基金”已扶持大学生创业联盟的虚拟学生创业公司10余个,将哈尔滨工程大学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扶上马,送一程”。
郭峰 贾天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