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4月26日电(记者雷宇)对于广受社会关注的汉江武汉段水污染事件(本报4月25日2版报道),今天凌晨,湖北省环保厅通报称,初步认定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汉川闸和汉川泵站闸排放长期积累渍水。此次水质异常情况发生后,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曾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
湖北省环保厅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汉江武汉段水质异常情况调查的通报》称,根据调查及监测情况,目前分析,造成本次汉江武汉段氨氮超标的原因有3个方面。
首先,4月20日至22日,武汉市及其上游孝感市普降大雨,孝感汉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自21日起开启汉川闸、汉川泵站闸抢排渍水3644万方,氨氮浓度最高值为3.27mg/L,其中汉川闸4月21日至24日8时共排水586万方;汉川泵站闸4月21日至24日8时共排水3058万方。经专家对渍水浓度、排水量及汉江污染的测算分析,两者在时间和污染程度上吻合,初步认定上游汉川闸和汉川泵站闸排放长期积累渍水是造成汉江流域氨氮浓度超标事件的主要原因。
其次,4月正值汉江平原小麦等农作物施氮肥的季节,近期强降雨,部分农业面源污染源随地表径流进入汉江,使得每年该季节氨氮浓度略有升高。
第三,由于长江水量大、水位高,对汉江水流下泄产生顶托作用,致使汉江武汉段流速十分缓慢(汉江入长江段流速约0.2米/秒),不利于污染物质下泄,客观上形成污染水团在武汉段滞留。
通报称,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武汉市上游约6公里江段水源已达到取水标准,目前汉江干流氨氮浓度趋于平稳,武汉江段的污染团峰值已过龙王庙进入长江,长江水质未受影响。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