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日渐清晰,北京会不会有一个“副中心”,哪里将成为北京的“副中心”,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各种版本的炒作也此起彼伏。对于“副中心”问题,北京市民怎么看?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502位北京市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北京市民认为北京需要有一个“副中心”,57.6%受访者看好通过设立“副中心”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
参与调查的北京市民中,90后占10.9%,80后占58.0%,70后占25.9%。26.0%的受访者是私营企业员工,18.9%的受访者是事业单位员工,14.1%的受访者是科研机关或高等院校工作人员,13.6%的受访者是国企员工,11.5%的受访者是外企员工,10.0%的受访者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62.0%受访者看好“副中心”能减少北京交通拥堵
北京市民如何看待“副中心”?调查显示,76.5%的受访北京市民认为北京需要有一个“副中心”,其中31.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需要”。9.2%的受访者认为不需要,14.3%的受访者表示“一般”或“不好说”。
北京市民李知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在她看来,建一个“副中心”,把北京过多过杂的城市功能疏解到周边地区是一件大好事,既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也有利于其他地区的发展。“很多人说不愿意回家乡,就是因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以享受很多家乡没有的资源。但是如果他们都不去建设家乡,家乡怎么会发展呢?建设‘副中心’起码对北京以外城市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她直言,北京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空气、公共交通等,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对于外地来北京工作的人待不下去可以换个地方,但对像她这种祖上三辈都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这里是家,这个城市再不好,还是要在这里生活。“很期待‘副中心’这一剂药能让疲惫的北京快点好起来。”
北京市某科技公司职员孙妍彦认为,建设“副中心”不是很有必要。在她看来,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必须要承担一些核心的政府工作,这是首都的责任。政府部门地理位置集中,也有利于外地来京的人员一站式办理业务。
对于目前北京的城市交通和住房等问题,她认为,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北京发展奋斗,交通压力以及住房成本也会随之升高。世界上的大城市都是如此,这不是靠政府建设“副中心”就可以简单缓解的问题。
调查中,57.6%的受访北京市民表示,看好通过设立“副中心”来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24.5%的受访者表示“不看好”,17.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具体而言,62.0%的受访者认为设立“副中心”有利于减少北京交通拥堵;56.7%的受访者认为有利于疏散北京过多的人口;50.9%的受访者认为有利于改善北京的环境问题;43.4%的受访者认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38.1%的受访者认为有利于区域共同发展。
但也有31.9%的受访北京市民担心,此举将会使被选为“副中心”的城市物价房价飞涨;25.1%的受访者担心会带来办事以及工作上的不便;22.6%的受访者担心会在城市间引发新的交通问题。
50.0%受访北京市民表示如果单位外迁愿意跟着去
如果建设“副中心”,北京现有的许多产业可能会向其转移。北京市民希望北京转移哪些产业,保留哪些产业呢?
调查显示,受访北京市民最希望北京转移出去的产业的前几名分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56.7%)、“汽车装备制造业”(47.5%)、“传统制造业”(46.1%)、“低端服务业”(44.2%)。
排在后几位的分别是“医疗机构”(11.5%)、“商业中心”(13.7%)、“政府机关”(22%)、“院校及科研单位”(29.1%)、“养老及福利院”(30.3%)、“新技术产业”(30.3%)等。
北京市公务员刘建军表示,北京作为首都,近年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要有一些产业搬出去,应当选择一些污染排放超标的工厂,以减轻北京的污染。”他同时表示,“如果因单位搬迁的问题需要调走,我还是愿意离开北京生活的。尽管北京各方面条件要比周边地区好一些,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呼吸的空气都不好了,别的都没有意义。”不过,刘建军也有些迟疑,“好像北京周边城市的空气质量比北京也好不到哪里去”。
北京某咨询公司职员曹秀玲认为,对于北京而言,就算政府机关向外转移,金融、IT等产业也不应搬走。因为这些产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到了别的地方很难发展起来。
曹秀玲说,如果自己的单位真的要搬到“副中心”去,就算提高待遇和福利,自己也不会过去,可能选择离开北京去别的大城市。“我更看重一个地方的资源和基础建设,而非它的名头。”曹秀玲说。
孙妍彦也表示,即使公司迁走,考虑到女儿的升学和教育问题,她还是会选择留在北京。“除非‘副中心’可以提供与北京城区差不多的教育条件。”
如果所在单位迁往“副中心”,受访者会作何选择?调查显示,50.0%的受访北京市民表示愿意跟着去,28.5%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21.6%受访者选择“不好说”。
实习生 刘蕊 本报记者 王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