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5月0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俄罗斯为维护二战历史立法的真正考量

本报记者 关健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9日   04 版)

    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说:“谁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

    5月7日,俄罗斯联邦陆军总司令萨留科夫在“5·9”阅兵式总彩排结束后表示,参加庆祝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9周年阅兵的全体人员和军事装备已全部准备就绪。据俄国防部消息,今年将有1.1万多军人、151台军事装备、69架飞机和直升机参加5月9日胜利日的阅兵仪式。有西方媒体形容今年的红场阅兵是“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最盛大的阅兵仪式”。

    而就在两天前,俄总统普京5月5日签署了一项法律修正案,修正案规定“公开为纳粹主义平反、否认纽伦堡判决中裁定的事实,以及散布有关二战期间苏联行动的虚假消息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这一法律修正案,否认纳粹二战罪行或扭曲苏联二战角色者将面临最长5年监禁或50万卢布罚款;利用大众媒体就上述问题挑唆民众或亵渎俄罗斯军事荣誉日及纪念日者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乌克兰东部局势持续吃紧、俄罗斯与美欧因乌克兰问题而争执不下之际,这两件事儿接连发生并非巧合。据俄《生意人报》援引俄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普京或将于5月9日红场阅兵式后飞赴塞瓦斯托波尔。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庆祝活动。但俄总统发言人未就此信息做出回应,称目前总统的日程安排还未最终确定。

    其实,俄罗斯每年都大张旗鼓地搞二战胜利周年庆祝活动,这与西方舆论和东欧某些国家近些年来从未曾间断的“重新审视二战历史”思潮有着密切关联。虽然二战已结束半个多世纪,但俄罗斯如今却遭遇了“同一段历史、不同的解读”的尴尬。

    西方舆论热炒关于“俄罗斯和纳粹德国对二战爆发负有同等责任、苏联在二战期间曾屠杀上万波兰军民、斯大林时期曾制造乌克兰饥荒并入侵波罗的海国家”等言论。在美欧挑唆和鼓动下,一些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出现重新评价二战历史的运动,个别历史学家甚至对苏联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的作用提出质疑,试图推翻已有结论。波罗的海各国纷纷搞起了“去红军化”运动,三下五除二地把本国境内的苏军解放纪念碑和苏联红军塑像拆得一干二净。据俄媒体报道,乌克兰政府5月5日批准的胜利日活动计划中取消了每年例行的阅兵式,只保留了为二战遇难者祷告、向无名烈士墓献花等活动。

    很明显,这些“重新审视二战历史”思潮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妖魔化俄罗斯”,为俄罗斯制造“原罪”,唤醒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恐俄情结”,为进一步“弱俄遏俄”、重建“对俄战略包围圈”培植土壤以及寻找理论依据和历史佐证。

    实际上,俄罗斯对待历史问题是有着惨痛教训的。上世纪90年代刚刚独立之初,在“自由和民主”的口号下,俄当局废除了编写和使用统一教材,致使关于历史问题的出版物乱象丛生,许多教科书对卫国战争那段本可引以为荣的历史进行了大量的消极解释。这不仅扰乱了俄国内民众的思想,而且使本已十分涣散的独联体各国加速了“去俄罗斯化”的进程。普京曾反思道:“几年前,当时的史学工作者们偏重于强调负面因素……而现今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必须剔除这些年沉淀下来的糟粕和泡沫。”正是在他的亲自过问下,2004年俄教育部再版发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2007年俄又出版发行了两本以正确价值导向为基础的新的教师必读手册。

    近年来,俄罗斯通过一系列高调的庆祝活动及立法等多种形式,尽最大努力来“捍卫历史、捍卫荣誉”,“使人们对这场战役的记忆永远不会模糊”。正如一位学历史的俄罗斯政治家朋友曾对记者所说的:“历史之战不是对‘过去’的争论,而是对‘未来’的争夺。对那段历史的‘定性’其实就是对未来的‘定向’——这才是俄罗斯上上下下捍卫那段历史的真正原因……”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本报记者 关健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5月09日 04 版

俄罗斯为维护二战历史立法的真正考量
德国民众为何在乌克兰问题上不买媒体的账
“3·11”大地震后避难日子不好过
斯柯达全新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