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5旬的易成春是合肥市36中的一名教师,中学时代打下的“运动底子”让他至今活跃在篮球场上。“在乡村学校的土场上,我们经常打到天黑透了”,这样的时光让他无比眷恋。
让易成春一度感到尴尬的是,身边的人常常为找一块运动场地而伤透脑筋,很多好友都羡慕他,课后能在学校的篮球场上打一阵。“这仿佛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寒暑假,看到很多城里孩子无处可去,宅在家里打游戏,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种状况如今有了改观。随着合肥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的推进,现在位于庐阳区的合肥市36中门口挂起了一块牌子,“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定点学校”。牌子上还清晰地标注着开放时间。附近的社区居民,可以凭借一张出入证,在规定的时间里迈进校园,免费使用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进行锻炼。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升,体育设施短缺的矛盾不断凸显,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近年来,要求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论专家学者,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曾为此建言献策。
其实,早在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不少省市的教育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也都出台过相关指导意见,要求中小学试点“开放”,但是这些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实到学校层面不尽人意。
不少媒体都曾明察暗访过当地的开放情况,结果是,上级部门“一头热”,而学校大门紧闭、消极应对的现象仍有发生;有的学校起初开放,后来因故不了了之,半途而废。
“开放”远非“开门”这么简单
那么,校园体育设施开放究竟难在哪里?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障碍?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合肥庐阳区教体局了解到,早在2008年,该区就成为全国第二批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区,区里10所中小学率先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1年,合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目前该市实际开放的中小学已经扩大到200多所。据合肥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曾经在辖区做过的抽样调查显示,社会满意率达到95%以上。
据合肥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张承冲介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调研组去年曾来合肥调研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并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此后,来自郑州、惠州、锦州等地的同行也相继前来学习。
在他看来,所谓“合肥经验”,即市里将此项工作纳入民生工程,通过政府主导的形式,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和稳定的制度支撑,并通过严格的督查制度,确保学校的执行力度。
“开放远非开门这么简单,由此增加的投入以及必备的保障,很多市民并不知情,站在他们的角度,最好所有学校大门全部打开。”合肥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向记者感慨道,在没有保障的前提下,仓促开放,只会激化更多的矛盾,导致工作无法推进。
对于中小学来说,教学是首要任务,开放校园势必增加安全的隐患、管理的难度,办学成本由此提高。仅凭学校一己之力,显然无法承担这一“重任”。
“过去校园是封闭的,封得越紧,说明管理越完善。”合肥36中校长孟祥明坦言,作为学校,起初最担心的肯定是校园安全问题,“所以,开放只能是有针对性的,不是任何人想来就来,否则学校无从管理。”
为此,合肥市教育局要求各校严格实施出入证管理制度。居民在社居委进行备案登记,经过审核,取得出入证,方能入校,而外校学生需持学生证。此外,学校与社区、居民签订“体育设施共享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与责任。
“万一有人锻炼过程中出了事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据孟祥明介绍,这是校方的又一重顾虑。记者了解到,一旦校内发生事故,因赔偿发生纠纷,导致“开放”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合肥市统一组织招标,确定实施对外开放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市教育局按照学校数全额支付费用。不仅校外人员,校内师生在锻炼时,遭遇意外伤害事故时,均可以获得赔偿。每所学校每次事故最高赔偿限额为人民币550万元,每人每次事故赔偿限额50万元。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合肥市教育局规定,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寒暑假期间全天开放,由此也增加了学校人力成本的投入。
张承冲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按照要求,一年中开放天数大约有180天,每天3名工作人员值班(校领导、保卫人员、体育指导老师——记者注),共计540个班次。一年下来,校内工作人员的加班工资,加上保洁人员的劳务费用,就需要一大笔开支。如果费用由学校来承担,势必会影响校方的积极性。
不能一开了之,必须稳定推进
由此,合肥市在试点之初,就明确了由财政出资,设立专项费用的长效机制。
目前,市级财政补贴每所学校每年8万元,县区财政配套不少于2万元。这笔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值班、技术指导、保卫人员、场地器械维护维修、卫生保洁和水电费用补贴等。由此看来,每年财政要拿出2000多万元,才能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被确定为体育设施开放试点的学校,开放情况究竟如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如何?合肥市出台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评估办法”以及“评估标准”,对开放学校定期进行督查和考核。未设相应配套经费和场地开放评估不合格的开放学校,将减少市级拨付配套经费,同时奖励工作“优秀”的学校。
此外,社居委定期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反馈意见,对学校的开放情况进行社会监督。
“经费有了固定保障,随之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压力,学校再也没有理由不把政策落实好。”在孟祥明看来,上级部门的严格督查,促使全校上下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起来。
“过去只能顺着马路溜,一路下来,汽车尾气喝饱了,车来车往的也不安全。”社区居民陈大爷走在合肥市36中校园里的塑胶跑道上告诉记者,“现在对比过去,真是一个天,一个地。”他感慨道,“当然,也要感谢这些守着操场值班的老师们”。
在国企工作的李志军对此也是深有感触。大学毕业没几年的他,每逢周末,都会约上同事一道踢球。“但是,能不能踢得起来,要看能不能订上场地。”即便幸运地预订成功,他和同事还要筹齐300元,包个小场。现在,仅凭单位的一份介绍信,李志军便可以与单位周边的学校取得联系,提前预约好场地,免费在学校操场上酣战一番。
“从53所到100所,再到204所,我们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总结和调整。”据张承冲介绍,目前合肥市计划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因为牵涉到数目不小的财政支出,只能逐步推进。“从摸底情况看,有些学校附近小区很少,所以一刀切要求全部开放,不太现实,只能将重点放在城区中小学以及乡镇中心校上。”
“当前,我们最想呼吁的是,市民应当提高自身素质,爱惜公共体育设施。”在他看来,有些居民乱丢烟头损坏塑胶跑道、非要带着宠物入场的现象,让人大跌眼镜。“说到底,开放的效果如何,不单单是几个管理部门的事,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本报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