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青春好风光

——三届“高校媒体走进国网冀北电力”社会责任寻访活动总结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23日   08 版)

    “高校媒体走进国网冀北电力”社会责任寻访活动示意图

    “从北京大学毕业,我来到雪域高原,现在是新华社西藏分社一名普通的青年记者。在半年多的工作时间里,经常会到西藏各地走基层,每次深入乡间,都会回忆起当年参加的央企社会责任寻访,在冀北大地的特殊经历。”

    2014年春节,在北京大学2013届毕业生张宸给国网冀北电力领导的信中,他写下了自己毕业后在西藏的学习、工作经历。2012年,当时作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一员的张宸参加了由中国青年报社、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德供电公司承办的“高校媒体走进国网冀北电力”社会责任寻访活动。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该活动持续开展了3年。3年来,大学生们走遍了冀北电力下属的承德、唐山、张家口、秦皇岛、廊坊等5个市级供电公司。从山沟到牧场,从水库到草原,3年来,累计50所高校的60名大学生经过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招募选拔,从1500多名报名参与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央企社会责任观察员”,深入基层体验一线职工的奋斗与追求。3年来,校媒同学的笔下记录了“马背上的电工”李国军、西望山供电所服务官厅梁村等感人故事。网络上,社会各界人士累计发表相关话题微博近25万条,统计阅读超过240万次;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走进国网冀北电力”搜索网页,搜索到406万条。可以说,这项社会责任寻访活动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参与活动的60名大学生。

    “这次活动让我对基层有了更深的感情,也让我在心底对扎根基层有了朦胧的想法。”张宸说,这样的活动对尚在校园的大学生来讲,是一次难得的了解社会、观察社会的机会。

    目前在新疆阿勒泰支教的南开大学学生马宇平与张宸有着类似经历,参加了第一期承德寻访活动的她,去年9月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加入南开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到新疆做了一名中学老师。今年春节,她也给当年寻访过的国网一线员工寄来了贺卡和新年礼物。短短的几天寻访,何以在这些大学生心中留下这样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什么故事、什么人,触动了他们心灵?

    用心发现、用脚采访、用笔还原

    “那天,我们与绿舟队员一起来到码头,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地插在铁船上的6面小红旗,每面红旗上都写着‘国家电网绿舟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9名队员熟练地以接力的方式将货物搬上船后,再打开油箱,给铁船加好油。马达一声轰鸣,船便向着湖心开去。”参加了2012年承德寻访的北京理工大学王洪强兴奋地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承德市宽城县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入津工程的源头,近年来,随着水位上涨,大部分村民都搬迁走了,只有难离故土的少部分人靠网箱养鱼、山坡种植维持生计。从1999年开始,承德供电公司的9名电工担负起这里的抄表、收费和低压线路维护工作。库区里没有小卖部,村民购买日常必需品要到几十公里外的桲椤台镇,交通极为不便。对于每个月都要到镇上的供电所办理业务的“绿舟”服务队,帮助村民捎些生活用品便成了分内的工作。

    王洪强看到每名队员手上都有一本日记,上面记录着他们为村民捎带货物的详细清单,从针头线脑、柴米油盐,到种子化肥都有。“6条小船,9个汉子,13年坚守。13年来,他们用真情温暖民心,用责任书写担当。一叶小舟、风雨无阻、一路前行。”他的感想发表在媒体上。

    同龄人的故事总是最令人感动

    廊坊市三河段甲岭镇东八里沟村,一个只有5户人家、8位居民的小村庄。这里只剩下孤零零的村子和守护他们的老人,老人们的子女都不在身边。村子里年龄最大的贾策清大娘已经87岁高龄了,最“年轻”的贾海也有59岁了。

    今年5月5日,静悄悄的村子被一辆皮卡车的轰鸣和姑娘小伙子们的欢笑声打破沉寂,校媒同学跟着年轻的电工来寻访了!“这小伙子可好了!一个电话打过去就来了!”贾大娘指着刚刚检查完电路在一旁休息的“90后”电工孟雷说。

    孟雷所在的黄土庄供电所有一份单独的特殊服务档案,东八里沟村里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子女电话、家里的用电情况、山果的产量等信息都记在上面,各种信息一应俱全。8年间,供电所的电力工人调来调去,皮卡车也换了3辆,对东八里沟村老人的关怀和照顾却一直传承下来。

    同龄人的感人故事,让寻访的大学生们感慨不已。

    收获成长,让青春绽放

    在冀北大地,大学生们顶风冒雨、跋山涉水,亲身感受到电力职工不为人知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国网人以工作为乐趣、以责任为使命的追求。参加了2013年张家口寻访的沈阳工业大学的王瑞笛在活动中一直在观察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我之前的印象里,央企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员工应该是‘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一整天’的。”几天的活动下来,以前的印象被彻底推翻,他说:“寻访中,在了解了基层一线工人为保障山区供电所付出的辛苦时,我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错的。为了几户百姓用电的便利,供电企业可能要有几百倍、几千倍成本的投入,这就是央企社会责任最真实的体现。”

    每年活动,中国青年报社都会安排优秀的采编人员对大学生们的新闻业务进行指导。参加2013年张家口寻访的外交学院何旻玥对“魔鬼”般的新闻业务训练体会最深。“每天晚上在采访行程后还要连夜召开选题会,接受采写业务培训,梳理采访思路,打磨文字。几天的活动让我的新闻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作为准新闻人,亲身体验了新闻采编的全部流程。”

    3年来,大学生们通过深入一线的实地走访,提高了新闻业务水平,有很多人在毕业之后成为了新闻从业者,更有人选择走进西部,让青春风采绽放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央企社会责任寻访的人生际遇,让我对社会工作、基层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河北工业大学大四学生米梦凡,今年夏天毕业她选择了去贵州支教。她认为,“只有接地气、了解基层、了解国情,经历基层一线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对社会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把握自己。”

    “我将深深扎根西部基层的土壤,将自己的青春从浮躁中剥离出来,用知识和爱心服务需要帮助的人,肩负起历史赋予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南开大学学生马宇平说。

    (唐轶 郭利升)

青春好风光
微言微语微博族
经历中成长,感动中收获
发现·感动·成长
探索践行群众路线新模式
为青年成长办件实事,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