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罗三中:孤独与坚守合成梦想

本报记者 陈凤莉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27日   06 版)

    微寄语

    勤学笃行,志在卓越。

    上大学前,罗三中从没想过自己会进入化学这个领域,更没想过能在中科院这样的科研殿堂进行“高大上”的基础研究。

    “考大学时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大学里的几年,罗三中一点也没有荒废,不是埋头苦学专业课程,就是泡图书馆翻阅各种资料。刚进大学时,他的成绩还不是那么突出,但到大二,他的专业成绩和综合考评都已经名列年级第一,他对自己的专业也越来越有兴趣。

    1999年,罗三中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南开大学攻读硕士,也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

    那一年,刚入学没多久的他参与了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支持的“绿色有机合成”基础研究。这样的基础研究艰难而枯燥,但他坚持了3年。那个时候,实验用的一些试剂在市场上买不到,他只能自己做。有一次听说长春有他实验急需的一种试剂,他想都没想坐着火车直奔长春。实验中需要经常接触一些有机溶剂,时间久了,他的手都蜕了一层皮。

    对于科研的态度,罗三中的研究生导师程津培院士对影响很大。导师曾不只一次对他说,要沉下心来做研究。这让罗三中明白,要想做出一点成果,就要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做科研。于是硕士毕业之后,罗三中便跟随导师去了中科院化学所攻读博士。

    对很多人来说,基础研究不仅枯燥乏味,还不易出成果,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失败。罗三中也是如此。

    2005年,罗三中开始做药物分子的不对称催化合成研究,这是一项挑战性极大的课题。“合成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些新的反应是能以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化学领域中,有250多个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反应,而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却不多。”罗三中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反应。

    做这个课题的时间里,罗三中习惯了困难和失败,因为“这个过程90%都是困难,每天做十几个实验,有时候每一个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最终,罗三中进行小个分子模仿大个酶的催化功能,在小分子催化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相关研究结果接连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他也因为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当时化学领域最年轻的获得者。

    如今罗三中带领着20余人的研究团队,“我希望有一天能成为领域的领头人和新领域的开拓者。”

中国人权事业向更高目标迈进
一座成功的城市,既有生意又有生活
罗三中:孤独与坚守合成梦想
江帆:让孩子们都睡个好觉
团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举行
中青视野大讲堂兰州再度开讲
“创青春·精彩在沃”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落幕
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
团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北京:高考“品德加分”须市教委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