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聊城记

考试的事

辛酉生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06日   12 版)

    成贤街是北京一条名街,街上坐落着国子监和孔庙,它们见证了北京几百年的科举史。

    我开始知道成贤街在十几年前。当时首都图书馆还在国子监,我读高中的学校又离此不远,国子监是同学常去的自习场所。当然谁都心知肚明自习是怎么回事,家里不好学吗,为什么非要去图书馆?一个人又有什么好去的?有同学骑车向首图驰去时,也会调侃一句 “是看书去吗”。当年的国子监承载了多少中学生的青春回忆啊。

    由于没有在国子监自习,高考过后,我只好面带戚色走进国子监东边的孔庙。在大成殿里面对孔子圣像跪拜,祝告夫子保佑我高考成功。圣人自然不会保佑投机分子,祝告也只能给自己些心理安慰。明天就是高考了,希望现在的孩子不要像我一样给圣人添麻烦才好。

    科举时代的会试四年一轮,在北京演了几百年。北京城里有了许多和考试有关的物事。当检视这些物事,我们会诧异地发现虽然科举废除已经百年,但当下和当年竟如此相似。

    现在高考必须有标准教材,以便划定考试范围。明清两代八股取士,八股文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原文,有的题目是某文中某句,有的是几句话或几个半句拼成一个题目。如果考官的四书版本和考生的版本不同,句子有出入,考生不知道考官题目出自哪里,就没法考了。所以当年也必须有标准教材。遵循国人自汉代开始的刻经传统,在北京国子监立了十三经碑(《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将十三经63万多字摹写刻石,成为标准文本,供考生参考。

    现在报纸网络,每到考试结束就会刊登状元榜,谁是高考状元打开电脑就知道。古人也有自己的状元榜,在孔庙有进士题名碑198块,记载了元明清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通过碑碣,这5万余人的姓名被永远记载。

    如果这些只是古今习惯上的类似,下面说一个古人今人都挠头的问题——异地考试。许多没有北京户籍的家长,为孩子能在北京考试,每年都要奔走呼吁。这个问题也成了重要的社会问题,至今谁也无法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古人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明清时到北京做官、做幕僚、经商的人很多,他们的子弟都需要参加科考,特别是京官子弟。而国人历来注重籍贯,哪儿的籍贯就要在哪儿考试。许多常年在北京居住,甚至父子都是京官,在北京生活了两辈,孙辈出生在北京,也需要回原籍参考。

    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朱家溍先生,为人题字落款常写萧山朱家溍。其实自他高祖就在京为官,按照现在的标准他是地道的北京人,而他自认还是浙江萧山人,这就是国人重视籍贯的表现。当然他生于民国,辅仁大学毕业,不存在隶籍问题。如果他生在前清,可能也要回浙江参加科考。

    为了解决个问题,明清时在京外省人可以申请隶籍顺天府,参加北京考试。和现在各高校在各行政区都有相应录取比例一样,古时每省秀才、举人都有固定录取名额,允许外地士子在北京考试,就要挤占本地人的名额,这种政策引来北京本土士子强烈不满。每当处理隶籍问题时都会矛盾丛生。

    同时,相对浙江江苏人文繁盛考生众多,北京士子数量较少,考取功名更容易,于是就有人冒充北京籍贯参加北京考试。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清代发明了“审音”制度。参加北京的考试,先听考生会不会说北京话,说不了的不能考。到乾隆时代专门设立满汉审音御史负责实施。

    虽然顾及到了本地人和外埠人双方的利益,也制定了严格制度,但经过清朝两百多年的实践,仍然没能解决异地考试问题。

60岁独行巴黎
考试的事
味蕾在路上
一座公园与一座城
古井贡酒 年份原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