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与名著里的男人对话

安新文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10日   12 版)

    《男人道2》

    韩浩月著 东方出版社

    近来,身边陆续有朋友开始了他们重读世界名著的阅读生活,理由是,年轻时要么看不懂,要么看得囫囵吞枣,没品出滋味。《男人道2》的作者韩浩月亦是这样,在以每周一本的速度重读名著的同时,他还把这些书中的男主角拎了出来,放在这本书里“受审”,我特别偏爱这一部分文字。 

    “审问”世界名著里的男人是一个有意思的工程,当然这里的“审问”不是传统意义上严厉的质问,而是带有倾诉与倾听色彩的一种交流。之所以用“审问”一词,是觉得这些名著中的男人如思特里克兰德、克里斯朵夫、于连、渥伦斯基,也许根本不愿意被一位中国的写作者用如此透彻的眼光去看待。

    在《如果遇到你时我已老》一文中,韩浩月把《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男主角渥伦斯基当成了一个沉迷于“姐弟恋”中的年轻男子,他是一场电光石火般发生的爱情里的“吸食者”,是激情式爱情的牺牲者。假若渥伦斯基在遇到安娜时能大她四岁而不是相反,那么事情可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在论述完渥伦斯基的爱情悲剧后,作者进而描述,现实中的男人最好老一些,再老一些,直到不再为爱动心、为情所伤,只是不知道,那些读到这篇文章的“老男人”,是否听得进这劝告? 

    在《男人道2》中,韩浩月除了与渥伦斯基一起体会被凝固于时间长河之中的激情,还与思特里克兰德一起探讨家庭责任。作者自认为有思特里克兰德那样的艺术追求,但却缺乏这位画家的决绝与勇气。他引克里斯朵夫为心灵知己,对这个敏感男人相见恨晚,并且自认是于连式的小镇青年,成为一名父亲后,最终觉得像冉·阿让这样隐忍又懂得牺牲的男人才真正值得信赖和依靠……看样子,形形色色的名著里的男人对写作这本书的男人影响不小。 

    以名著男人来要求现实生活中的男人,标准未免过高,但作者刻意忽略了这些名著男人身上的光环,而是把他们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看待,寻找与普通家常男人所具备的共性。阅读这一篇篇文字,读者会觉得,原来自己与名著男人的差距并不大嘛。天下男人是一家,男人的天性大致相同,而审美、品位、素质的形成,才是体会男人差异性的关键所在。把名著里的各类男人集合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已经代表了男人的绝大多数,把自己与某一个形象对号入座,或者比照其他男人的形象与故事,男读者自然会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收获。

    名著里的男人,有很多是像菲茨杰拉德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盖茨比一样,有着迷人的外貌和强大的性格魅力,这得益于作家生花妙笔的塑造。我们阅读这些男人的故事,是为了驱逐平淡生活的琐碎与浮躁,最终还是要脚踏实地活着,明白艺术与现实之间那冰冷的距离,但文学作品的作用不就是这样吗?抚慰人心,启迪智慧,向谁学习并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是更多地发现自己。

    类似《男人道2》这样的书,其实就是搭起了一座桥,它不负责指引、教化,也不想承担“知心大哥”的责任,只是告诉读者,通往好男人的路并非想象的那样布满荆棘,有时候,片刻顿悟就可以令自己有洗心革面的感觉。 

    在这本书里,作者不预设立场,不揭露不批判,有的只是温和的叙述,名为情感书,却也时时流露一些文艺成分和悲悯心理。我觉得,这是作者自我成长的结果,也相信,那些正在阅读名著、用名著来审视自身生活与情感的人,多少会有一些气质上的特别之处。

浮世绘
靠得住的浪漫
懒得换季
与名著里的男人对话
有的朋友必须“拉黑”一年
停不下来的跑步比赛
新郎新娘是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