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愚公移山”出自《列子》,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要挑战命运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讲话中引用这则寓言并加以发挥: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从此,这则寓言变得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逆境困难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最近,诗人席慕蓉在南开大学演讲“隐性的价值”。历史系的一名学生请教,在拯救生态中“价值的作用更大还是技术的作用更大”,席慕蓉回答,如果我们的心是贪婪的,文明的归宿恐怕是可怕的。我们一直要更便利、更快、更豪华,所以才会出现开采露天煤矿等短视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责任从自身做起。
说到此处,她突然“跑题”问起在场的学生,现在的语文课本里是不是仍然有《愚公移山》?得到肯定答复后,她说:“拜托把《愚公移山》的课文一定要搬走。”在她看来,这个寓言故事“太可怕了”。因为门前两座大山挡路,愚公就决心把山平掉,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一定要挖平大山。席慕蓉说,如果这篇课文还在,“我们一起投票把它否决掉”,因为有时我们要学会“对地球退让”。
站在环保的立场,初看她的说法有一定道理。近代以后,人与大自然盲目对抗的事太多了。即使是按照经济的眼光来看愚公,人们也会诘问:山在那里,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走不多远,就可以到达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在土地肥沃的平原村庄。
但我们应该知道,那是一则古代的寓言,对其内涵,是不能胶着地去理解进而机械地评论的。况且,人与自然本有对抗的一面,尤其是在古代,大自然曾给人类以巨大的压迫。更重要的是把握寓言的精神。愚公移山是一种极而言之的隐喻或象征,愚公精神之可贵,就在于他在命运或困难面前,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毫无疑问,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讲愚公移山,并不意味要鼓励与自然对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愚公或许可以把问题推给集体,留给后人。没有人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愚公一定考虑很久了,他要奋力一搏,“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豪迈之气,让人敬佩。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一个人搬掉几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子子孙孙永远干下去。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问题、伤病问题、有人说闲话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矢志不渝,带领家人挖山不止……
今天,在我们面前,还横亘着一些“高山”。比如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据说,这已是促使若干精英移民海外的原因之一(他们很像智叟吧)。令人鼓舞的是,在中国治理环境问题中,已经产生了愚公式的人物。1983年,退休老工人李双良开始对太原钢铁集团堆积了近40年的废渣山进行治理,因为这个庞然大物不仅影响了生产,而且给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给百姓健康带来危害。老人用7年时间变废为宝,将面积有5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废钢渣山搬走。他因此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金奖获得者。这不正是愚公精神在当代的生动体现吗?前几年,艺术家们把李双良的事迹改编成电影,名为《愚公移山》,不仅反响上佳,片名也比较恰当传神。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念、信心和实干。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今天,应该有更多像愚公的人直面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愚公移山”的激励作用还会在中华大地上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