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亚新(化名)是云南某高校大三的学霸,年年拿奖学金,他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每天清晨6点20分,文亚新准时起床出发去操场,但他并不是去锻炼,而是代打早操卡。
文亚新所在的学校规定,大一、大二的同学每学期必须自己持早操卡到操场,由体育部的同学盖上考核的专业印章。每个学期需打42次早操卡才能得到满分,打卡成绩计入体育期末成绩的10%。
“我有每天早起去图书馆学习的习惯,也就顺带帮学弟、学妹打卡。”文亚新说,代学弟、学妹打早操卡是“帮助同学,联络感情”。
学校打卡的时间从早晨6点40分到7点20分,除了盖章的几位同学外,每天还有体育部的老师在旁监督。长期代打卡,文亚新总结出一套经验:“我一般6点40分去打一次卡,然后到学校步行街吃个早点,7点左右再次回到操场打卡,这时是人流高峰,我找不同盖章的人打卡。大家都挤在那儿,监督的老师很难发现。”
有些代打卡的同学就没那么坦然,他们拿着几张卡,小心翼翼走到体育部,一脸心虚,打完卡不敢看老师一眼拔腿就跑。
据文亚新观察,周围也有一些跟他一样代打早操卡的同学。一些宿舍习惯早起的同学就会帮爱睡懒觉的同学打早操卡。“既监督了自己早起,也给别人腾出了自由的时间”。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文亚新这样“助人为乐”。
一段时间以来,校园里已经“繁衍”出了一批“代打族”,并以此收取酬劳。有人在学校贴吧里发帖,“代打早操卡”叫价10元至20元,还有的在操场旁边的电线杆上粘贴代打早操卡的小广告。甚至有同学私自刻制印章,不仅自己不用早起,还可以帮其他同学盖章赚取“外快”。
但文亚新和大多数“打卡族”一样,“虽然早起打卡,但很少去锻炼”。一些自己出来打卡的同学,也是打完卡便返回,到体育场早操的人比打卡的人要少得多。“就是为了期末的学分而打卡,我没有早锻炼的习惯。”一名同学耸耸肩说。
多年来,文亚新所在的学校一直是通过早晨打卡来督促学生早起晨读、晨练,并将岗位提供给勤工俭学的学生,由他们每周一至周五在操场负责打卡盖章,每月获得报酬260元。对于勤工俭学的同学来说,冬天这也是“苦差”:不仅要比所有的人起得早,而且还要在寒风中站40分钟。
“当下很多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还不如跳广场舞的大妈。”云南某大学一位体育部的教师感叹道。他所在的学校为鼓励学生晨练,开展了“相遇清晨的你——晨跑晨读免费早餐计划”。每周一至周五6点40分到7点30分,学生会在体育场设立签到区、晨读区和晨跑区。7点前签到的前150名同学得到1元~2.2元数额不等的早餐券。150名以外的7点前签到同学得到一张手写号码凭证和一个积分,5个积分兑换一张2.2元早餐券。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参加的同学却逐渐减少,从一开始的4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形式单一枯燥的晨跑和晨练,即使采取严厉的学分强制措施,也难以调动大学生的锻炼热情。许多学校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本校的学生较少使用,大多是校外的人在使用。比如一些学校的网球场,在假期几乎从早到晚没有空场的时候。
长期帮同学打卡的文亚新认为,并不是学生不爱体育运动,而是不爱单一的体育项目。“有趣的活动就能吸引大家,比如参加网球社、轮滑社、舞蹈队、健身俱乐部等。”文亚新说。
在云南一些大学,纳西族的传统体育打跳活动就深受学生喜欢。云南师范大学的丽江少数民族文化传习会等学生社团开展的打跳活动,每周五晚上7点在学校的两个广场进行,吸引了大批“粉丝”,同学们“呼朋引伴”地投入到打跳中,周边一些高校的学生、教职工和家属也参与其中。没有绚丽的舞台灯光效果,但追随者却越来越多,两个月以来,吸引了近万人参加。“将民族传统活动融入到大学中来,不仅锻炼身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云南师范大学的一位教师说。
“要搭建大学的运动氛围,就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云南大学团委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正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出系列配套活动,帮他们告别“宅”生活。
“将社团活动、课外比赛、体育课程和体育设施布局结合起来的体育活动,比只靠单一的手段来督促学生,更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