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一个1000多口人的村子里,7位村民紧紧守着一条红线,“谁都碰不得,不给任何人开口子”。这一守便是20年。
这条20年不变的村规便是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统一张罗村民的红白事,酒席定标准、时长定标准,坏规矩的事一丝一毫都不行,更容不得半点马虎。
德州市陵县神头镇南街村的这条村规如今已远近闻名,它源于1994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后的一次决定。
“在我们村,其实节俭办事的传统一直都有,当时就想着给这事定个规矩,帮村民减轻些负担。”时任村委会主任滕宪富回忆。
当时,村子还不足千人,白事“四小碟”(花生米、豆腐皮、猪头肉、猪肝各一碟)、红事“四凉八热”的标准已延续了30多年。红白理事会正式成立后,就照搬了这个标准,并对办事时间进行了严格限制。
“12点准时开饭,不能超过两小时,时间一长,酒喝多的、家庭矛盾多的,都容易闹事。”参与制定标准的时任生产队三队队长张金龙说。
此后,红白理事会定的村规进入村民的日常生活。谁家要办个婚丧嫁娶,提前告知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提前招呼好自愿帮忙的村民,买菜、搭棚、待客、迎亲或抬棺,大小杂事一一包揽。
几乎每次办事都让理事会的工作人员筋疲力尽,除了常规服务事项,还须考虑各种突发情况,比如有时碰上下雪路滑,车坏到半路上,还得紧急换车,把坏车拖回来……
“累是累点,但村民的热情和信任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滕宪富说,正是有这样的底气,红白理事会敢于对任何人都不开口子。
家产千万的村民,对不起,孩子的喜事只能这么简单;副县长、副市长的父母丧事,对不起,“上级”单位理事会的同志请坐在一旁喝茶休息,这里的一切不需要你们插手。
之所以这么做,“害怕一旦口子开了,规矩不成规矩,攀比风气就会越来越厉害,受害的还是村民。”张金龙说。
在红白理事会的操持下,村民康志信顺利地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据他估算,每桌酒席大概省了300元,一次喜宴能省五六千元,而且还不失仪式的热闹,“这对我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随着村民收入的提高,标准也随之微调,红白事分别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了4个和两个热菜,酒也多加了一瓶,但和周边村庄办事时动辄一桌20多个菜的标准相比,仍显“寒酸”。
“周边村都笑话我们办事太简单了,习惯就好。”滕宪富呵呵一乐。
20年间,南街村的红白理事会操持了600多次红白事,每次能为村民节省上千元甚至上万元。
令79岁的张金龙叹息的是,如今在农村,娶亲堪称农民的“大负担”,订婚加娶亲男方送给女方的彩礼钱动辄10万元,不少农民家庭不得不借钱娶媳妇,“这样一来,红白理事会做的事显得更有意义了”。
不仅是节约风气的养成,在滕宪富看来,这条20年不变的村规“对全村的和谐很关键”,“在外村,常年在外的人回村下葬,抬棺的人都没有,我们这里不存在这种情况,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出力。”滕宪富说。
岁月流逝,20年前提倡乡村新风的7位村民如今已有两人去世,剩下的5位已步入中老年,原村委会主任滕宪富也已卸任10年,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正在慢慢物色一些人选,“让年轻人把这条村规好好地接着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