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穿蓝色蒙古袍的都仁巴亚尔(汉语名“全喜”)从蒙古包里迎出来的时候,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实施部部长韩正贤吃了一惊,因为13年前大雪灾中的小学生已经长成了一个健壮小伙。
“没想到还能见到你们。”全喜有些腼腆,但一直在笑。这个蒙古族小伙子汉语还不太流利,重复着“没想到,没想到!”
2014年是北京希望工程实施20年,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了“携爱同行20年——寻访在爱中行走的印记”活动。2014年7月中旬,北京希望工程组织部分当年活动参与者一同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走进草原深处,对当年得到救助的孩子进行回访。
2001年前后,内蒙古东北部地区连续遭遇旱灾、风灾、蝗灾,春季一场连续的暴雪更是让当地很多农牧民家庭陷入困难。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北京市民发出援助报告称,15万名中小学生出现就学难的问题,5万多名中小学生面临失学,仅锡林郭勒盟就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缺乏伙食费及学杂费濒临辍学。
北京青少年基金会立刻行动起来。经过实地考察,又经媒体报道,“为了草原的明天——救助内蒙古失学儿童紧急行动”在北京筹集善款62万元,直接用于资助受灾学生。
当时考察团来到都仁巴亚尔和宝音都楞(汉语名“全满”)兄弟俩家。14岁的哥哥全喜和13岁的弟弟全满都在东乌旗额吉淖尔小学上学,身体患病的父亲不能干重活,全家的生活只靠母亲放牧维持。之后,两兄弟得到了北京市民的资助。全喜在小学毕业后回家帮助家里放牧,开始了牧民生活,弟弟读完初中后也回到家里。
当年实地采访的摄影记者孔令德仍记得:两个孩子的爸爸说不想让哥哥上学,保证弟弟上学的时候,哥哥默默地低下头说了声“我想上学”,而弟弟听说哥哥不能上学的时候,眼泪一下涌了下来说:“我想让哥哥上学”。
新砖房前,全喜的儿子在客人中间跑来跑去,韩正贤特别高兴。她得知,近几年,因兄弟俩的努力,家里已经脱贫致富。弟弟虽然在家放牧,但成为了一名摔跤手,经常参加比赛,赢得奖金。全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读书,走出大草原,看看外面的世界。
“由于重大疾病、遭受自然灾害,内蒙古的牧区确实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捐助中来。”走遍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100多个旗县的内蒙古青基会秘书长格日乐图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副主任汤鸣明表示,北京希望工程始终关注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成长,将通过“希望之星”等项目对贫困地区学生实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