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全国万人民调显示我国80后90后海洋意识普遍低于70后

觉醒吧,中国青年海洋意识

70.4%青年国民力挺海洋意识教育进中小学课堂

本报记者 向楠 实习生 刘蕊 孙庆玲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7月29日   03 版)

    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与海洋的距离从未如此近过。

    从全国上下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一致抗议,到风靡网络的“航母Style”;从因见义勇为受困南极浮冰区而牵动国人心弦的“雪龙号”,到在我西沙海域作业却屡遭他国势力骚扰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这些引发全国青年高度关注并时常成为话题焦点的事件,几乎无一例外都与海洋有关。本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已经注定,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不可避免地要面朝大海追求未来。

    在这种背景下,今年4月,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团委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承办了此次“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调查通过中国青年报纸报、爱调研网络数据库、中青在线以及民意中国网等平台进行,覆盖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全部为16~45周岁的青年。

    16年来,我国青年国民海洋意识提升明显,但仍存在短板

    上一次针对全国青年海洋意识的调查要追溯到1998年。当时,中国海洋石油报社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开展了“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读者调查”。与16年前相比,当代青年的海洋意识已有明显的提升。

    以青年对我国蓝色国土面积的了解程度为例,16年前的调查显示,当时知道我国除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外,还有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受访者比例只有30.9%。而本次调查显示,这一比例已达56.8%。16年间提升了近26个百分点,进步不可谓不大。

    在16年前的调查中,认为我国当时国民海洋意识“强”和“弱”的青年受访者比例分别为3.9%和49.6%。在本次调查中,这两个数据则分别为20.9%和29.9%,认为国民海洋意识“强”的上升了17个百分点,认为“弱”的下降了19.7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本次调查显示,当下我国青年海洋意识仍存在许多短板。

    以海洋历史观为例,我国历史上曾是海洋大国,有着“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等许多涉海壮举。然而此次调查显示,明确知道海上丝绸之路起始于我国秦汉时期的受访者不足三成(26.6%)。

    对于与海洋有关的事件,只有“中日甲午海战”(86.1%)、“郑和下西洋”(83.4%)、“戚继光抗倭”(78.3%)和“郑成功收复台湾”(77.8%)等被绝大多数青年受访者了解。而“鉴真东渡日本”、“明清两朝海禁”“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1947年中国收复南海诸岛”、“1974年西沙之战”等,则只有三成左右受访者有所了解,个别事件甚至只有一成半的人“听说过”。

    对于这一状况,“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顾问、中国海洋石油报原总编辑王佩云并不感到意外。他直言,青年国民海洋历史知识的匮乏,原因在于我国长以期来没有重视海洋历史知识的教育普及。海洋历史研究在国内长期处于冷门地位,国家投入少,研究力量薄弱。例如,南沙自古属于中国,但将南沙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学者却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曾有人呼唤建立我国自己的“南沙学”,至今应者寥寥。

    他批评,我们现在对海洋历史的国民教育东鳞西爪,不仅不成气候,连系统性都谈不上。清朝末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师巡阅南海,连西方学者都佩服他在大清没落之时,不但没使中国在海上进一步退缩,反而朝着维护南海主权的正确方向迈出了勇敢一步。但李准和他的事迹在国内至今湮没无闻。“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必须反思其中原因。”

    80后90后海洋意识明显落后于70后    

    为详细了解青年国民当下的海洋意识,课题组将海洋意识具体操作化为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环保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科技意识、海洋政策意识与海洋安全意识6个方面。结果发现,青年国民在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科技意识与海洋环保意识方面表现较好,而在海洋安全意识、海洋国土意识以及海洋政策意识方面表现相对薄弱。

    在地域分布上,当下青年国民海洋意识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趋势,沿海省份青年的海洋意识要明显高于内陆省份。在调查涉及到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中,北京、上海两地青年的海洋意识最高,湖南、云南、甘肃等省份青年的海洋意识则排在靠后位置。

    对于身边人海洋意识之薄弱,来自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舒标治深有感触。他坦言,自己所接触到的海洋教育“不够给力”。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虽然教育内容都会有一些与海洋有关,但很不系统。而在社会教育方面,一是目前的教育方式比较生硬,二是内容大多局限在知识方面,很难深入到人们的意识层面。

    课题组还发现,在年龄分布上,80后、90后年轻人的海洋意识,明显落后于70后。

    王佩云认为,不管是70后还是60后、50后,这几代人只要是涉及国家安危的事情,不论是发生在陆地还是海上,都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关注。例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擅自将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的管辖权授予日本,还有1974年西沙保卫战等,都曾在国内激起巨大反响。然而对于80后、90后,升学、就业、房子、车子等个人问题,太多地消耗了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即使一些从事涉海工作的人,大多也仅仅关心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事情,较少有人从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的大局去关注海洋。“近海却不识海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70.4%青年国民力挺海洋意识教育进中小学课堂    

    如何才能提升国民特别是青年国民的海洋意识?

    调查中,受访青年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参加与海洋有关的活动”获选率最高(50.2%),“阅读相关书籍报刊”排在第二位(48.5%),“进行一次海洋旅游”排在第三位(46.1%)。其他还有:“参观展览”(33.5%)、“走进涉海企业”(31.7%)、“听讲座”(27.6%)等。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陈兴远煤矿80后技术员马龙,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虽然长年居住在内陆,但他对海洋充满兴趣。两年前,他曾有一次见到大海的机会,但最终没能成行,这让他一直遗憾至今。马龙告诉记者,在他的家乡,有很多人和他一样,对海洋充满了渴望却了解不深。对于海洋意识宣传教育,他的愿望很朴实,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讲座、活动进社区、进校园。

    胡烨亮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设计员。他之所以会从事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从小就迷上了《船舰知识》这本杂志。他不仅一直关注世界船舰技术的发展,更关注我国海上力量的建设。正是这个兴趣,让他在高考时选择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海洋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小进行,而且应该以兴趣为主导。

    “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顾问、浙江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建钢教授认为,应该用绘画、音乐、诗歌、影视动漫等多种文化方式去普及海洋意识,要给青少年国民构建一种海洋的存在,让大多数人能接触海洋,而非止于想象。“我们的电视台有足球、戏曲频道,为什么不开设一个海洋频道呢?”

    黄建钢呼吁,我们必须要有一套好的海洋意识教材,按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层次,实现海洋意识教育的系统性和持续性。比如可以在小学进行普通层次的教育,在中学侧重海洋历史、地理方面的教育,在大学进行海洋科技、海洋战略方面的教育。

    调查中,70.4%的青年国民力挺海洋意识教育进中小学课堂。

53.1%青年国民肯定我国有实力护礁卫疆
青年国民认为海洋强国标志是海军强大海贸发达
青年国民多主张尽快 自主开发争议海域资源
觉醒吧,中国青年海洋意识
45.8%青年国民认为 我国亟须加强深海远海开发
“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样本数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