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住在深圳,在这里,无论哪所学校,也无论男生女生,大家都会改校服,风格特别一致:上衣裁得很短,下摆收得很紧,裤腿也会改小。对于学生们的小动作,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宽容。何况,实穿效果确实不错。周五下午,学校放学早,地铁到站,上来一群男生女生,十分养眼。不过,有些小朋友过犹不及,上衣改得太短,稍微晃一下,肚脐就露出来了。
这种风潮起于何时,无人知晓,反正我搬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了。遥想第一个改校服的人,那真是个天才,反正我想不出来,也没这个胆儿。我最出格的举动,也就是请高人给校服上画只老鹰,还是非常小的那种,近视一点的老师根本看不见。
对于校服这件事,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它便宜啊!我上学的时候,初中高中都有入学考试,大家有幸坐在一个教室里,说明成绩都在一个基准线上,但经济情况就千差万别了。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整天比吃比穿,那还了得?统一穿校服,也是学校的一片苦心。一套校服60元,把学生的家庭经济差异全部抹平。
“以后每天都得穿,不穿不能进学校。”班主任再三强调。同时,考虑到大家正在长身体,校服的理论寿命又有3年之长,所以她又善意地提醒大家,尺码要大一点。隔了一个周末,我们就宽袍大袖地出现在课堂上,有女生举手回答问题,先要款款晃一下袖子,好像京剧里甩水袖。裤子普遍拖在地上,早操过后,地面干干净净——被大伙儿的裤腿扫的。那时候,我们都念初一,长得快的学生,一年不到,就能撑得起校服了。
尽管穿着统一,攀比还是无所不在,比如运动鞋,再比如山地车。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的应对策略是,神经大条一点,假装这些都不存在。渡边淳一说过,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的校服就很“大条”,没有时节之分,全年只有一套。北方四季变化太大,一套校服,恐怕难以应付。好在学校很讲变通,无论怎么穿,身上只要有校服元素即可。也就是说,只要穿着校服上装,或者是校裤,秋天就可以套毛衣,春天可以穿长袖T恤,夏天可以套短袖,冬天可以裹羽绒服。
穿着这身百搭校服,其实特别方便。在操场上摸爬滚打,站起来拍拍土走人;吃饭的时候,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会担心油点溅在衣服上;在家里干活儿,它又是最好的劳保服装。要是穿好一点的衣服,那就得小心翼翼了。
对校服的指责之一是抹杀个性。如何在千篇一律的基础上表达个性,成为很多学生业余研究的课题,不少时尚先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两大流派。一派是针对如何穿校服的。现在网上有个视频,关于校服的若干种穿法,是对这一流派的总结。另一种就是对校服本身的改良。上文提到的改裤腿就是,给校服涂鸦的也算。我当年画在校服上的那只老鹰很小,但还是没有逃过班主任的眼睛,念我成绩尚可,也没怎么忤逆老师,她也就不计较了。而老鹰的原作者,目前还在我们那座小城,已经是当地知名的平面设计师了。
我们的校服丑,这是真的。横向对比,日韩姑且不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校服也比我们的好看。纵向回顾,和现在相比,10多年前的校服更是难看得不得了。不过,我获得了另一条宝贵的经验,谁要是穿校服都显得漂亮,或者说很有气质,那就是真正的女神级人物。这么多年,我阅人无数,这条铁律,至今没有动摇。
另一方面,这么丑的校服穿久了,随便挑一件自己的衣服穿出来都会很激动,觉得自己好帅啊——感受生活的美好,其实就这么简单。穿过校服之后,我一直不太讲究穿着,随便套一件破夹克,就觉得自己帅到不行了。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一点都不帅,而且从来就没有帅过。这,也是校服后遗症吧。
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