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点多的雄虎苗寨,寨子里的人大都睡了,杨林、梁进冬、马定毅和龙文4位驻村干部还在整理村民信息。这是他们摸黑走完寨子每一户人家得来的信息。
有人希望能给村里解决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有人说村里的提灌站水管老化喝水不正常,有人希望建个垃圾池……一条一条信息确认无误后,4位驻村干部准备踏上返程路。
“别走了,在这歇吧。”村支书杨昌永一个劲儿地留他们在村里住下,他也不记得谁回答了一句:“手里还有好多事,办好了再回来。”
发动汽车,4人渐渐消失在月光下,那是4月2日的凌晨。
杨昌永没想到,噩耗随后传来,“办好再回来”的诺言永远无法兑现。那辆消失在月光下的汽车凌晨3点不慎掉到100多米深的悬崖下,油箱破裂导致汽车燃烧,4位驻村干部全部殉职。
雄虎苗寨陷入一片悲痛中。通过电视、报纸,村民们才第一次弄清楚了这几位“熟人”的具体身份:杨林是丹寨县排调镇水利站工作员,梁进冬是镇长助理,马定毅是县林业局检疫站副站长,龙文是县林业局干部。
老伯李应林忘不掉梁进冬帮自己种植水晶葡萄和红薯的事情。当时,李应林没有钱,没有种子,更不懂种葡萄的技术,梁进冬给他带来了资金和脱贫的信息。“他教我怎么立桩、怎么栽培、多长时间浇水,我们的石桩子钱和种子钱也是他垫的。”李应林说,当时梁进冬教自己种的葡萄,现在都开始结籽了。
“我不会让你们吃亏的,吃亏算在我头上。”李应林至今记得两年前梁进冬到村里帮自己种葡萄时说的话,可如今,这个“没有人不夸好”的小伙子吃不到饱含自己心血的果实了。
不满24岁的杨林经常拿梁进冬做榜样。在雄虎村第三村民组组长王再林的记忆中,杨林就是个标准的“娃娃”。接到带领杨林入户调查的任务时,王再林一直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但杨林的表现让他刮目相看:每进入一户,杨林都要去到畜圈转转,看有没有养牛,养了多少牛,养了多少鸡,去条件较差的家庭调研时,他会揭开锅盖,详细询问家里到底有哪些困难需要及时解决。
杨林的同事回忆,虽然在基层工作很辛苦,但从没听到杨林抱怨过一句。大家常开玩笑,说杨林是“第一抢手货”,哪里需要搬哪里。
3月29日,杨林更新了自己的“QQ说说”:“杨林,好好珍惜,好好努力,像车一样飞驰,前面的路是明亮的,奋斗!奋斗!”没人想到,这是他最后的一个“QQ说说”。家里人每给他打电话,他要么在“去村里调研”,要么“在整理材料”,总是没完没了地忙。“人们都说我老实,其实我是不想以利益导向去做事,做事只想对得起这份良心和工资。”杨林很内向,他更习惯在“QQ说说”上表达自己的想法。
和杨林“一直很忙”的状态一样,40岁的马定毅和39岁的龙文已经忙了十几年。
“爸爸的办公室就是我的小家。”马定毅为了赶材料做检验,常常带着年幼的女儿在检疫站加班,女儿困了就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
龙文先后在丹寨县扬武镇五一小学、扬武镇民政办、扬武镇敬老院、县林业局工作。筹备扬武镇敬老院过程中,选址、征地、建设,他“事事上心”。敬老院建好以后,他又手把手的教这些深山里的老人打球、下棋、吹芦笙。
“以村为家,一直在忙。”他们4人时常相互鼓励。
送别4位驻村干部的日子,雄虎寨的乡亲们早早来到现场,抬着花圈、挽着白布,几公里的送行队伍蜿蜒在山间。“为了工作,杨林是带着遗憾走的。”杨林的父亲哭着谈起儿子的梦想,他吟诵起杨林经常放给自己听的《父亲》——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
本报记者 白皓 实习生 郭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