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冲动往往是最不容易被改变的,譬如鲁能戴琳和国安马季奇的一撸一倒,几乎是绿茵场不变的插曲,哪一季都少不了类似桥段。最“本真”的劣根性也通常是最难被根除的,譬如足球是个集体项目,团队建设绝对不能少,可到了中国绿茵场,这就跟“肠梗阻”似的,少有通畅的时候。
即便在互联网界呼风唤雨的马云,到了中国足球界也得从“小事做起”,教导中国体育人,搞集体运动要讲究团队精神,讲究舍己从人的配合,“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不倡导集体运动和团队文化建设,我们很难有自己的‘梅西、C罗、马拉多纳’……”。
道理没问题,逻辑很正确,但相比马云以往的名言警句,上述如同教育小朋友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似的感慨,总让人在苦笑之余,又有些无奈在心头。
马云说的是大实话,但大实话往往最伤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知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但中国体育人在集体项目上表现出来的劣根性依然不变,所谓团队建设不过是基于某支队伍的层面,远没有上升到孕育这个项目的生存大环境。
就拿踢得如火如荼的中超和足协杯来说,还是在裁判、外援、欠薪这些问题上较劲,吸引眼球的是“反恒大联盟”是否存在,欠薪的大连阿尔滨为什么还有钱引进新外援,戴琳该不该被追罚,马季奇是否有演戏的成分。没看到什么团队文化建设的进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鲜活因子在跳动,和上赛季、上上赛季实在没有太大的不同。照这么发展下去,不要说不会看见“梅西、C罗、马拉多纳”,中国足球与世界杯仍然会像平行线似的,天各一方的存在着。
中国足球的问题出在哪里,已经被探讨得都快没得聊了,连纯外行马云都能一眼看穿的事情,着实没有讨论的必要。若说中国人就是个喜欢单打独斗、只能搞个人项目的民族,确实有妄自菲薄之嫌,毕竟中国人在很多领域内的团队建设搞得相当不错,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而在体育领域内集体项目上的一筹莫展,说到底还是基础教育缺了大大的一课。很多孩子几乎从走上绿茵场上的那一刻,就被成年人的功利牵着鼻子走,在学校里如此,到了专业队如此,进了职业一线队自然不可能脱胎换骨。
人可以造就环境,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人。集体项目需要团队精神,而中国足球的大环境恰恰最不讲究这个。如果说球员的内讧、将帅不和,甚至俱乐部间的明争暗抢,还算是放之四海皆有的内容,那么中国足协将自己定位为类似城管、税务、工商等“多合一”的做法,无疑有率先背离团队精神之嫌。一则中超诸强抗议中国足协及其地方协会各自抽头球员转会费5%的做法,立马让人对足协这个所谓服务性协会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中国足球这个团队为什么少有上下一条心的时候,也就了然于胸了。
一个商界的成功人士,论起中国足球却净是些“幼儿园常识”,如果不是此人信口开河,只能说中国足球作为一个团队,压根儿就没有过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