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赵国梁是内蒙古呼和浩特伊利哈沙图牧场场长,更是牧场里3000多头荷斯坦奶牛的“牛司令”。
生在奶农之家、大学专攻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在牧场工作,赵国梁的生活早已经与牛捆绑在了一起。父亲是传统的奶农,靠自家的7头黑白花奶牛供养全家,如今赵国梁延续着父亲的脚步。
但赵国梁的工作和父辈们却有着千差万别。当年父亲养7头奶牛,如今赵国梁管理着3000头奶牛;父亲养的是中国黑白花牛,赵国梁养的是清一色纯种荷斯坦奶牛;父亲养的牛每天最多能产奶30斤,赵国梁牧场上的牛单产60斤。当他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哈沙图牧场场长职位时,父亲认可了这个“大学生牛倌”。
赵国梁随身携带着一本书,已经被翻得卷了边。页面间的英文标志着他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养牛人”的区别。2011年,赵国梁被伊利集团选派赴美学习,曾受教于美国乳业泰斗桑德斯教授,学到了世界先进的养牛“真经”:“舒服的牛才能产好的奶。”
哈沙图牧场的许多设备都是国际一流的,牛吃的是美国进口的紫花苜蓿、锡林郭勒草原的牧草和青贮玉米,并进行科学调配,达到营养结构平衡;牛用的自动饮水器是法国产的;挤奶设备是德国威斯拉沃的。
先进的设备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养牛方式。但对于赵国梁这一代中国牛倌而言,这远远不够。他认为,奶牛同人一样,也有天性,顺应天性,才能让它更好地成长。“优质的牛奶来源于舒适的奶牛”,养它一定要像养小孩子一样,想要实现它的价值的话也得让它发挥它的天性,不要去强迫它,让它心情愉快一些,只有在健康快乐的情况下它才会产出优质的牛奶。
赵国梁爱牛在哈沙图牧场那是出了名的,你不仅可以看到赵国梁挠牛脖子让牛享受、用手指引导幼牛吃奶的场景,也会看到他在牛舍“下跪”的场景。
说起赵国梁的养牛方法,“上床率”这个热门词汇不能少。“上床率”是哈沙图牧场的流行语,即奶牛上床休息的频率,“上床率”与牛的产奶量相关联,“上床率”越高,意味着奶牛休息得越充分,更有利于提升产奶量。提高“上床率”却非易事,赵国梁潜心钻研,并将在美国学来的养牛先进技术融汇于工作中,还改良了父辈的养牛方式,研究出提高奶牛“上床率”的新办法。
“采用细沙做卧床,一是奶牛卧着舒服,二是干燥的沙子不利于细菌繁殖,可最大限度防止奶牛乳房炎的发生。”赵国梁说,给奶牛制作的沙床是否舒适,要跪下去试一试,只有跪在上面亲自体验,才能知道牛舒不舒服。”为了提高奶牛的“上床率”,赵国梁要隔三差五地在奶牛沙床上跪几次,测试沙土的松软度。
赵国梁的养牛之道得到同行的认可,这种养牛方式在伊利各牧场得到广泛推广。如今,给奶牛“下跪试床”,已经成了伊利牧场管理员的例行工作,“沙床含水量超过30%,就容易结块、变硬,冬季更为明显,因此要经常翻沙、换沙。而确定沙床软硬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人跪上去亲身感受。”
赵国梁清楚地记得,在佛罗里达州贝尔市的北佛罗里达荷斯坦牧场,墙上贴着“A comfortable cow produces better milk(奶牛舒服了才能产好奶)”的大幅标语。
“免受饥渴,让奶牛吃得好、喝得好、住得舒心;不打牛不骂牛,让奶牛没有悲伤和恐惧感;及时为奶牛防疫和治疗,让奶牛免受疼痛和疾病……”先进的设备、自由的牛、轻松的氛围,这一切提示着“80后”的中国养牛人,已经改变了这个行业的喂养方式,而这种改变带来的,就是这些牧场的奶牛平均单产提高了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