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8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灼见台

职教喧嚣之后应归于务实

方桐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25日   11 版)

    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犹如一股强劲春风吹拂整个职业教育系统,滋润国家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被誉为从未有过的“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来临了”,其重大意义怎么描述确实都不为过。

    全国职教会召开之前,各大媒体和职业教育界曾一度对600所地方高校“被”转型职业教育炒得沸沸扬扬,大会召开之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又迅速成为几乎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并持续多日刊发解读、访谈、评论文章,职业教育美美地“喧嚣”了一时。可时过一个多月后,近一个时期似乎媒体不怎么“关心”职业教育了,与起初的喧嚣程度相比,与职业院校兴奋度相比,政府这头热度更是远远不够。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国职教会召开以后,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省级政府名义主动召开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的并不多。也许还有很多省级决策层都在以不同形式学习会议精神,也可能正在酝酿贯彻措施,并在不久将来也会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但是,从地方政府对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的迫切程度、贯彻广度来看,笔者还是隐隐感到,一些地方政府似乎以“传达”代替了“贯彻”,以“座谈”代替了“实施”,甚至一些领导阅读完文件就把会议精神抛至脑后了,可以说,地方政府对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的认识度、紧迫性还远远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

    实际上,从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讲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国家发展战略、企业转型升级、社会矛盾破解、百姓生存发展都迫切需要建立现代职教体系,需要从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对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做出调整和规划。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顶层设计毕竟是方向性的、原则性的,需要通过基层、通过社会各个方面细化政策,使大智慧、大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为相对弱势的职业教育,一段时间借机热闹一番无可厚非,但是喧嚣之后必须归于理性、务实,必须切实狠抓落实。也只有这样,职教会利好政策才会产生价值,创造现实生产力。对此,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责任重大,应当兴奋起来积极担当。

    学习理解全国职教会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堆砌几个新词、望文生义上,必须从宏观背景来把握内涵,从微观措施来推动落实。这次全国职教会创新的理念需要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消化理解,需要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都是在宣读文件、重复领导讲话,用中央语言谈意义,用抽象语言谈认识,用普遍性语言谈体会。笔者认为,这不是文风问题,而是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问题。抓职业教育不能一下子出政绩,但是不认真抓职业教育就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败下阵来。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需要站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俯下身来真学、深学、活学。否则,用官话、套话议论职业教育只能走向形式主义,对建立现代职教体系没有任何价值。

    贯彻执行会议精神要紧密结合实际。中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传统都有很大差别,部门权责有分工,行业特点各不同,要结合实际提出各自的任务和目标,细化各自的责任和抓手。比如,全国职教会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同利益诉求的主体怎么实现融合和合作?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把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纳入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社会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人大通过修改职业教育法、税法等法律法规来界定和规范社会各主体的责权利,使产业、企业把支持、参与职业教育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中高职衔接、职教普教沟通如何实现?这同样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学制改革、学籍改革、考试改革、拨款改革等,打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衔接的渠道和方式。

    建立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教育自身来说涉及教育理念、教育规划、教育财政、教育法规等各个方面,从教育关系来说涉及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教育机构与经济主体关系、教育文化与传统观念关系等各个方面。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和“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宏观规划、阶段计划,把全国职教会精神纳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且要占据应有的分量。在涉及条块利益调整、政策变化对接时,要发挥各级政府中科教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通过经常性沟通机制,及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肠梗阻”、政策“真空”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更要把职业教育摆在与其他教育同等地位,从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配备、招生就业上尽快扭转职业教育“低等”的尴尬局面。

    建立现代职教体系,仅开过会、下了文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职业院校在具体工作中遇到很多政策性、技术性难题,除了通过学校逐级汇报争取政策、赢得支持外,也需要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转变作风,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发挥资源调配优势,及时帮助解决学校与地方、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区域,以及不同层次学校之间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职业学校教师选聘、教科研成果价值评价、教师职称评定、科技服务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问题。这些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往往是关系到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尤其对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艰苦行业,以及地处偏远落后地区的职业院校,限于信息资源、文化资源、资本资源等制约窘境,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择优扶强可以创造业绩,扶贫助困则可以积善聚德。

    努力让每一所学校、每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每一位职教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全国职教会赋予各级政府和社会各责任主体共同的政治责任。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

方桐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8月25日 11 版

高职学校遭遇大面积“零投档”
职教喧嚣之后应归于务实
高职“零投档”危机如何应对
肌无力少年逆袭成校园“男神”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记者团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