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家长眼中,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学习绝对是冲突的,但让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一学生杨东麟备感幸运的是,父母从来没有遏制他的兴趣。
杨东麟的精力,几乎都用在了他感兴趣的科技上。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他就“跳级”报名上了无线电班,这一兴趣持续了10来年,并逐渐把自己养成了一名“技术宅”。
因为这一爱好,他在小升初的时候凭借科技特长上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到了中考那年,因为灵感迸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新发明上,连老师都认为他考不上好高中。没想到这个平常成绩在100名开外的学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逆袭,在决定推优资格的毕业考中,考了个全年级第13名。
杨东麟用亲身经历验证了“学习和兴趣不冲突”。
不喜欢奥数,一上课就睡觉
北京小升初之惨烈,外地的孩子很难想象。在杨东麟的印象中,小学时班上30多个孩子,几乎全都在热火朝天地参加奥数、英语、作文之类的补习班,每天忙得没有一点空闲。
没能免俗的杨东麟也上过一段时间的奥数和作文补习班。可惜他对奥数根本就提不起兴趣,“这不是我的爱好,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为了保持最小限度的被洗脑”,杨东麟选择在奥数课上睡觉。一个学期的奥数课就这样被他睡过去了。
可是,一旦碰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杨东麟就完全是另外一个状态了。小学二年级时,学校办了一个无线电基础制作的课外班,杨东麟看到名字就觉得“眼前一亮”,但课外班只面对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招生。
不死心的杨东麟直接找到了校长。校长一笑,同意了他的请求。杨东麟就“跳级”进了无线电班。
无线电肯定要接触焊接,而焊接是个苦活儿:温度高,一不小心就会被烫到。杨东麟也没少被烫,可他就是喜欢,不同的焊点连接起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世界,“我看到就高兴”。
当小学同学还在课外班之间奔波,杨东麟的时间绝大部分都用在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无线电。杨东麟的宅男本色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显现,他很少出去玩,总是待在家里捣鼓他的无线电。五年级时,他开始接触到电脑和软件的应用和开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钻研各种软件和专业书籍上。这些在别人眼中宛若天书的东西,他却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五年级时,杨东麟成功申请了一个.com的顶级域名并建设了一个小网站。
小升初的时候,杨东麟凭着科技特长获得了去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面试的机会。当面试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学钢琴,要学科技?杨东麟的回答很“理工科”:学钢琴没用,换个灯泡都不会,为什么要学?
中考前突击两个月,逆袭考入好高中
凭着自己的科技特长,杨东麟顺利地上了初中。全年级370多人,杨东麟的成绩属于中等,最差的时候考过300名左右。
尽管有段时间他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可他还是放不下自己最爱的科技。初一时,偶然接触机器人,拿了一个北京市的奖;初二,他开始接触各种单片机和电脑软件,了解了专业软件像3DMAX、PS、AE等软件的用法;同时还要学习单片机的智能控制。
在即将升入初三的那个暑假,北京的“7·21”特大暴雨让人印象深刻。杨东麟利用自己前10年的科技基础,发明了路面积水远程报警及自动排水系统——这是一个针对北京特大暴雨桥下积水问题设计的系统,可以自动给手机发送积水深度短信。
杨东麟想以此参加第二年夏天举行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可这一年正好是关键的初三中考年,班主任不得不警告他,再搞创新不好好学习,肯定考不上一个好学校!
杨东麟不服气,在中考之前,他参加了北京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并入围全国赛。
但他也没放松学习。“我不看重成绩,但是成绩不好,上不了好高中。”
中考之前,这个平常学习成绩属于中等的学生,努力了两个多月,钻在各种中考模拟试题的题海之中。最后,他在决定推优名额的毕业考中考了年级第13名,最终以523分的中考成绩考入八十中的高中部。
中考之后,杨东麟度过了最快乐的一个假期——在那个假期“我什么都没有学”,“最高保持48小时在床上不动,仅仅是几块电路板一个耳机一个电脑几个单片机一盒传感器陪自己度过”。假期时,这个“宅男”不得不出门,跑到南京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拿了个一等奖。
喜欢才能养成技术宅
到了高一, 杨东麟的兴趣更广了。班主任的话很激励他:只要你认为你学的有用,便努力往下钻研。
现在,他的精力用在发明一种新型的扬声器和再建立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动漫网站上。
杨东麟开始积累创业资金。比如,不怎么看动漫的他却在动漫展上摆起了摊位。
第一次时没有经验,杨东麟去动漫展转了一圈,就是学习;第二次时,他没有抢到摊位,就抱着一盒卡贴去卖;第三次他在网上抢注摊位,然后跑到阿里巴巴进货,并利用节假日去练摊卖招贴画,一天能赚上两三千元。
“不愿意跟父母要钱了。以后买个服务器、书啊,可以用自己的钱了。”
如今,杨东麟已经张罗一帮小伙伴,在暑期开始创业,做动漫网站。
作为一名技术宅,杨东麟准备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明确了技术宅的定义——作为宅的高级进化形态,技术宅指那些把宅的内容和现实事业内容结合在一起的牛人,他们给他人带来的感觉是眼前一亮。
“‘技术宅’,要喜欢才能养成。”
本报记者 原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