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8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最美基层干部

“组织任命在纸上,群众‘任命’在心上”

——杭兰英治村(上)

本报记者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25日   06 版)

    杭兰英(左)在听村民反映问题(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杭兰英,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党总支书记。

    在村支书的岗位上,杭兰英用28年时间,把一个昔日的后进村变成了村风文明、村庄整洁,村民幸福和美的示范村。

    落后村变成示范村

    祝温村在钱塘江南岸的虞北平原,由原祝马、温泾、后桑三村合并而成的祝温村。全村农户650户、1825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

    8月中旬,记者来到祝温村。掩映在田园风光里的祝温村,村容干净整洁,一条“主干道”蜿蜒延伸,花木扶疏,绿荫浓郁。村民们说,过去可不是这个样。

    当年的祝马村,是一个经济薄弱、班子软弱涣散、管理无序的落后村。那时,村民都盼望有一个领头人,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走上致富路。大家把目光落在了杭兰英身上,镇党委也找到她,希望她参加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

    出生于1949年的杭兰英,读过卫校,做过赤脚医生,当过村妇女主任,丈夫是一所完中的副校长,日子安逸。

    面对重托和期盼,杭兰英站了出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杭兰英给自己立下规矩:作为支部书记,自己必须在方方面面带好头。在第一次村支委会上,杭兰英对班子成员说:“组织任命在纸上,群众‘任命’在心上,我们一定要争取拿到群众的‘任命书’。”

    上任伊始,杭兰英就一心扑到工作上,每天上午7点上班,下午6点多才回家,是上班来得最早、下班走得最晚的人。“除了开会、外出公差,杭书记几乎每天都在村里。”村委会主任王茂桃说。

    祝温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对此,杭兰英决定先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她带领一班人积极向上级争取土地整理项目,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对全村1300亩农田进行标准化改造,建成了省级千亩高产粮食示范基地。

    农田硬件搞上去了,杭兰英又提出改革土地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她和班子成员一起,一户一户做工作,把各家“一亩三分地”集中起来。最后,1300亩标准农田全部实现流转。

    村里还抓住时机发展农业合作社,先后建立水稻良种基地、猕猴桃基地、花卉基地、生态养猪基地,并依托崧厦镇“中国伞城”,发展家庭加工业,让村民收入年年攀升。

    祝温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治村如同居家过日子

    道路硬化、油化;河道砌石、驳坎,清淤、疏浚;改建全村公厕、垃圾箱;新建生活污水处理池;村居墙体改造;开辟休闲小公园……

    这些年,在杭兰英的带领下,祝温村如燕子垒窝,尽力改善祝温村的人居环境,先后兴办50余项实事工程,一点点积累,让祝温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祝温村还建起完备的公共设施,有保障村民生活的医疗服务中心、幼儿园,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健身活动场所的老年活动中心,还有图书室、创业文化陈列室、文化礼堂……

    现在祝温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0多万元,但通过发动捐助和向上级争取补助,28年来祝温村各类项目的总投入超过1780万元。对这些资金,杭兰英精打细算,常常恨不得把一分钱当一元钱用。

    无论什么项目,杭兰英都会到现场督阵,把好规划、建设、验收的每道关口,确保集体的钱一分一厘都用在刀刃上。村里人对她十分信任,他们说:“把钱交给杭书记搞建设,绝对信得过。”

    有一年,村里考虑将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承包给工程队做,但仔细一算后,杭兰英发现得花3万元,这对祝温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看除了泥浆泵需要购置,这工程的其他工作我们村班子集体义务做做吧。”在村委会上,杭兰英提议。后来,村里花6000多元买回了一台泥浆泵,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参与清淤,为集体省下了一大笔资金。

    去年村里建造“人和文化长廊”,为了节约开支,杭兰英让丈夫借来一辆卡车,叫上村干部一起到虞南山区花了一天时间捡鹅卵石,铺在长廊的地上、花园的边上。村民们夸赞说:“鹅卵石铺路,不花集体一分钱,看着美观,走着舒坦,杭书记这事办得好。”

    在杭兰英看来,治村如同治家,也要像居家过日子一样精打细算。而在村民眼中,杭兰英爱村胜过爱家,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祝温村。

    任职村书记,杭兰英一直做着“赔本”买卖。王茂桃告诉记者,杭兰英28年来从未向村里报销过一分钱,平时村里接待吃饭,都是她自掏腰包;村办公室里用于招待的茶叶,也都是她从家里拿来的。

    在杭兰英的带动下,村里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出钱出力。在沪经商、搞建筑的村民纷纷慷慨解囊,积极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据统计,全村有550多人次捐款,总额近400万元。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

    担任村支书28年,杭兰英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当选省十二届人大代表。

    祝温村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五好村党支部、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省文化示范村、省绿化示范村等,获得的省级以上荣誉达21项。

    勤廉为民、实干为村,杭兰英说:“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

    在村里,杭兰英把走村串户当成习惯,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记在心里,把村民的急事难事当作自己的家事。1993年,村民桑夏芝因工作瘫痪后病逝,此时,桑夏芝的女儿尚小,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杭兰英带头捐款200元,在她的影响下,其他村干部也纷纷捐款。而那时,村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才20多元。

    村民王夏夫在做小工时,从3楼摔了下来,一直卧病在床,杭兰英和班子成员每年过年都会去看望他们,还为他们争取了镇里的慰问金;村民沈庚培家庭贫困,一家5口挤在半间旧楼房里,杭兰英自己出钱,帮助沈家办理了建房手续,之后,又主动帮助垫付宅地审批资金,让沈家建起了房;村民王振华的老伴眼睛患有疾病,杭兰英和村干部帮他们办了残疾证,看到老俩口房子墙面脏,家中没有抽水马桶,村里又给他们粉刷墙壁,并安排施工队设计抽水马桶安装方案……

    在村民的口中,这样的事例不计其数。村民胡文英说,杭书记就是这样,村里的事管得牢,村民家里的事也管得牢,“有什么事,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杭书记”。

    “尽力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好实事;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这是杭兰英对自己的要求。在祝温村任职28年,杭兰英像一位“大家长”,用真心、真情关心村里的人,在她的办公室抽屉里,放得最多的是记录村民困难情况的“民情记事本”,上面记录的都是村民碰到的急事、难事、要紧事。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杭兰英帮助过的村民有270多户,个人出钱扶贫帮困14.45万元。2008年,杭兰英带头出资5万元,发动几个比较富裕的村民共同出资,成立村里的“关爱基金”,用来慰问老人、关心孩子、帮助困难的家庭。目前,“关爱基金”已筹集到46万元。

本报记者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8月25日 06 版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
无怨无悔扎根新疆
“组织任命在纸上,群众‘任命’在心上”
大型暗物质探测实验组PandaX发表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