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粒米是怎么得来的吗?”
城市孩子吴俊松到老乡的田里插秧,弯着腰一个下午,无惧田里蚂蝗的“偷袭”,很是自得其乐。过去半年,他带领农民网上卖大米,现在终于领略了一粒米是怎样产生的。“看着大米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真的很美好。”吴俊松一脸满足地说。
90后创业青年吴俊松相信,只要有合适的商业模式作为支点,撬动扶贫区农业的发展可能是近在眼前的未来。在去年团广东省委主办的青年创业比赛决赛中,华南农业大学大四学生吴俊松介绍了他的校园淘宝项目。评委并不看好这家“拖鞋、毛巾什么都卖”的网站,却帮他打捞起“扶贫电商”的概念——这在他20页的答辩PPT只占了一页,燃起了创业的新希望。
“帮农民网上卖农产品”是否做得起来?带着一探究竟的冲动,吴俊松团队来到学校在广东省河源市义都镇对点帮扶的扶贫村。
万事开头难。在扶贫村,吴俊松第一次“厚脸皮”向农民宣传,“把你们的优质农产品交给我,我帮你们销售。”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村民们投去不信任的目光,有一位大妈甚至拿起扫把赶他。后来即使有当地村干部和学校帮助,村民仍对“开网店”这种新事物望而生疑。
吴俊松想不通:为什么我做的是好事,村民们却都不相信我?
第一次进村之旅灰溜溜地结束了。团队把失败归结为准备不足,几天之后,拿着PPT、电脑和投影仪,吴俊松他们卷土重来。
在简陋的场地支起投影仪,吴俊松给村民带来一场关于电商知识的讲座。吴俊松观察到,先后陆陆续续来了20个村民,听到最后的只剩下不到10人,他感到一阵无力感。
“要不就不做了?太难了。”团队士气陷入空前低迷。吴俊松心里也没底,但还是笑着鼓励队友坚持。几个小时的煎熬等待后,“皇天不负有心人”的剧情再次上演,吴俊松连续接到七八个村民的咨询电话。一位叫花大姐的村民更是爽气地直接把支付宝账号、密码告诉了他。最终,两位村民在培训后开起了网店。
第一笔交易就是在花大姐的店里诞生——以3.5元每斤的价格卖出210斤大米和50多斤番薯。
这段经历,也让团队转变为更具效率的“电商带头人”策略:在一个村子里挑选两名农民进行培训、开店,带头人的“华丽蜕变”将吸引更多村民投身电商行列中。
从项目开始至今,吴俊松一共办了12场电商培训讲座,现在,他和7间合作社合作,项目下合作农户已经近千户,覆盖梅州、河源、韶关三市。广州稻草人电子商务平台今年2月上线运营,售卖的农产品包括高校农业技术输出培育出的农作物以及扶贫点地方政府扶持的特色农产品。“扶贫电商是个伟大的设想,更是个伟大的梦想,我们在做着普通大学生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带着农民去创业。”吴俊松对此很是骄傲,
在一次跟青年创业者的分享中,吴俊松笑着介绍自己的创业经验为“厚脸皮”。第一次厚着脸皮向村民宣传电商,打开了创业路上第一扇窗户;第二次厚脸皮则是走进校长室,向校长“求技术”。
这是吴俊松第一次走进校长室,对于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而言,这也是第一位找自己谈项目的学生。
“我们希望学校派教授定期下田间,给农民带技术,并允许我们团队跟随;或者培训我们团队基本农业知识,指导农民种田。”吴俊松鼓起勇气说。
了解整个项目后,校长表态支持吴俊松的公益创业,支持“扶贫电商”的概念。学校正筹建一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长承诺很多新的产品跟技术优先考虑把专利提供给吴俊松团队。事实上,华农的老师也是网站农产品第一批消费者,并不遗余力地帮忙在小区宣传。
尽管有学校的支持,但早已习惯了传统摆摊卖货和对接,让农民接受电子商务的运营方式依旧有难度。把更多的农民拉入项目,吴俊松3个月走遍广东22个扶贫村。
左手高校的农业技术输出,右手政策支持,广州稻草人将这些资源带至扶贫点。同时面向扶贫点挑选20个有实力的合作社,提供最优质最有保障的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方法将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二维码溯源系统追踪溯源农产品的源头信息。体会到村民不便长时间守在电脑前卖产品,吴俊松团队将销售模式从“C2C”,转变为“B2C”。
最让吴俊松高兴的事,是梅州市扶贫村7月收获的200株灵芝,早在5月就已经全被预订完毕。
“我们可能不是赚钱最多的企业,但一定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旨在做到让消费者、政府、高校、农民与企业多方共赢。”停顿了一下,吴俊松羞涩地补充,“这听起来很美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