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9月0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浙江嘉善:教师流动带来教育均衡

本报记者 董碧水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9月08日   01 版)

    从这个学期开始,王燕得开始过与以往不一样的生活:原本步行就能到学校的她,现在每天早上6点半就得出门。

    “比往常要早40多分钟。”34岁的王燕之前一直在浙江省嘉善县实验小学做音乐老师,从这个学期开始,作为县里的流动教师,她的工作、人事关系都转到了西塘镇中心小学。按照县里的规定,王燕将在西塘小学任教3年,之后可以选择留在西塘小学,也可以回到原来工作的县实验小学。

    与王燕一样,这个学期,嘉善全县有196位教师参与了流动,流动比例达到适流教师的11.4%。

    嘉善的教师流动政策已实施4年。至今,已有770位教师参与流动,流动比例占适流教师的45.3%,其中211名骨干名师从县城学校流入农村学校。

    教师流动源于2010年县城学区的一次调整。当年,农村学校的魏塘中学搬迁扩容,并改名为“嘉善实验中学”。为解决县城学区生源分布不均、择校等问题,嘉善教育部门决定利用学校搬迁扩容和学校更名的机会,对城区3个街道的初中、小学进行学区调整,并打破城乡二元招生,实行“就近入学”。

    当时,嘉善热门的公办初中是一中、四中。嘉善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柴国忠说,实验中学名字改了,硬件设施完善了,周围的商品房也取代了农居房,但住在实验中学附近小区的居民,很多人家里有一中、四中的学区房,在择校方面有选择余地。

    显然,如果没有教育质量的提升,生源依然会流到其他学校。柴国忠说,很多家长热衷名校,实际上是冲着师资。县教育局从嘉善一中、四中和民办的泗州中学调配了6位刚带完毕业班的老师,这些都是家长口口相传的名师。

    听说6位名师坐镇实验中学带初一,预报名时,200个摸底生源基本没有流走,“教师调动的效果非常好,原来要走的学生不走了,还有家长把孩子从别的学区转过来。”柴国忠说。

    第二年,在全县中学统测中,嘉善实验中学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跃居全县前列,有些数据甚至排到公办学校的第一。这一小小的举动,破解了教育资源不均的难题。

    嘉善县教育局局长包庆余说,择校的根源在于学校间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师资。“从根本上说,‘择校’实际上是‘择师’。”在教师流动实施之前,全县89名义务教育学校的县级学科带头人及名师,在农村学校的不到三分之一,有12所农村学校没有一位名师。因为师资的差异,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低于城镇学校。

    但要让教师流动,真正落实却并不容易。为鼓励教师参与流动,教育局出台政策办法,明确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申报中、高级职称,必须具备2至3年的农村任教经历;对农村教师的多校任教经历在职称评聘方面给予倾斜等。同时,为解除“流动”教师后顾之忧,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流动教师的奖励、培养与交通补贴。规定除享受农村任教津贴,在农村任教的名师津贴标准是城镇的3倍,参与流动的名师可优先享受一年一次的学术休假。

    城里教师流向农村,优质师资得以共享;农村教师流向城里,教师素质大幅提升。包庆余说,教师流动不是简单的“削峰填谷”,而是“填谷增峰”。“对优质学校来说,就像割韭菜一样,成熟的割掉,新的一茬会快速成长;对薄弱学校,通过名师引领,可以带动教师培养和学科建设,共同提升。”

    自启动实施教师流动试点以来,嘉善县的名教师增加到170人,比流动前增加了81人。去年,嘉善评选的32个特色项目、特色学校中,农村学校就占到22个。

劳动中的中秋假期
中国青基会构建灾区应急救援“抗震希望小学”模式
深圳出台行政审批“明细表”和“对账单”
做有“文艺范儿”的科技工作者
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闭幕
徐公安:放弃生意 专注公益
浙江嘉善:教师流动带来教育均衡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