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8年里,康哲经历了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三所学校的开学。她觉得,“数哈佛的开学最不热闹”。
她已经记不清本科开学时的热闹样子,只能说出几个关键词:填材料、办卡、整理宿舍、开会、军训。去北大报到的第一天,她说也差不太多,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是“挤”——人多,挤来挤去。
哈佛大学的开学,简单得让她没觉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在这座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和4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校园,大学开学第一天,没有标新立异的横幅,没有熙熙攘攘的迎新点,也没有专门的迎新晚会。康哲记得自己去沃尔玛买来家具零件,在两个月前就找好的宿舍里,一锤子一钉子地组装家具。
9月,中国迎来新一批大学生开学报到的日子。同时,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飞赴大洋彼岸。关于大学开学的各种报道,时隔一年重新挤上媒体头条。这些年轻人,就这样开始了大学第一天的“第一课”。
迎新标语折射出这个年代的时代特征
前不久,康哲刚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拿到她的第二个硕士学位。不少中国学生,也刚刚迈进美国大学的校园。
来自福州的19岁姑娘陈韵正是其中一位。8月20日,她自个儿拖着行李箱,转了4趟航班,跨越半个地球,从中国的福州抵达美国的里士满,开始了她的4年大学时光。
迎接他们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新生的,只有一个老师,两三个学长学姐。“他们在宿舍门口跳着舞迎接我们。”陈韵正当时有些惊讶,后来才得知,这是这所大学每年迎新的一种传统。高年级的学生要经过3轮面试,才能申请到迎接新生的职位。
一切都看起来很简单。即便是本土的学生来校报到时,虽然有父母开车送来,也帮着搬行李,但是并没有中国大学开学时的热闹景象。
这和康哲一年前经历的哈佛开学十分相似。她想了想一年前入学第一天的场景,“没什么印象了”。
“美国学生比较独立,迎新时针对个人的比较多。”康哲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已经在纽约一家公司工作的她一边笑一边向记者介绍,和她一起入学的同学中,有的拖家带口,有同性恋,也有变性人,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专门的人负责迎接。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开学要隆重很多。“学校里很多‘欢迎新同学’、‘欢迎北大新生’的横幅,有些到今天还挂着。”这是来自四川的吴永琪刚进北京大学报到时的第一印象。几乎同样的话,也出现在清华大学大一新生赵洋的口中。
甚至,每到这个时节,在网上会专门出现一个各大学迎新横幅的“集锦”。今年引起诸多关注和争论的是,一些大学将新入学的师弟师妹们称作“小鲜肉”、“小妖精”。
据河北农业大学大一新生小许介绍,“欢迎新生”的横幅几乎无处不在。她和妈妈在校园逛时还特别留意了一下,从进学校大门,到报到处,再到食堂门口、操场上、宿舍楼前、超市门前、学院门口,以及学校的大电子屏上,迎新横幅有几十条。
“这是中国大学开学的一大特色。”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胥青山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迎新标语折射出这个年代的时代特征。”
据这位教书教了30多年的大学老师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横幅上的标语,多是“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五湖四海等待你建设”;“文化大革命”时,变成“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四人帮粉碎后,高考恢复,大学横幅上写着“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现在的大学横幅,胥青山举的一个例子,正是武汉大学今年打出的横幅“不拼爹,拼自己”。
有些人对这些横幅解读得饶有趣味,但胥青山对此一直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没必要刻意宣扬这种迎新口号。
今年刚入读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留学生严俊,没有在学校看到横幅,甚至见到的学生、家长也不多。“大家都住在学校外面的宿舍,或住在家里,各忙各的,除了后来上课,很少见到。”严俊说,“感觉不像开学。”
我觉得这样不好,太依赖父母了
康哲记忆中的哈佛开学,第一天比较冷清,后面的“新生周”则开始热闹起来。一系列派对将“新生周”串联起来。宿舍楼下、草坪上经常会有一些聚会活动,有吃有喝,自愿参加,可以借此机会熟悉新同学。
陈韵正刚到学校时,也拿到一张一周的迎新活动的清单,自主选择参加哪个或者不去哪个。
中国大学的开学,最热闹的往往是第一天。陈韵正开学典礼的那一天,正好是清华大学的新生报到日。赵洋吃完早饭,进清华东门去报到。“人很多,特别多,太多了”,他想起当时的情景,一连说了三个“多”。
“道路两旁坐着的全是家长。”新生开学,家长也算是中国大学里的一道风景线。在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还专门开辟出体育馆的场地,供陪孩子来上学的家长住宿、休息。“我觉得这样不好。”赵洋带着一种略显稚嫩的声音说,“清华的学生不该是这样的,这样太依赖父母了。”
武汉大学的迎新点,还专门拉出一条“独立自主,从大学报到开始”的横幅。清华另一位新生,在来校之前,专门找妈妈学了怎么缝纽扣。而当他得知一个云南昭通的同学,自己“坐了几十个小时火车”来的时候,简直“惊呆了”。
廖仕琪是武汉一家都市报专门报道高校新闻的记者。今年大学开学,她去了十余所学校,“送孩子上学的父母比较多”,这是她已经熟悉的一个印象。
今年不同的是,因为大学对贫困生的招生指标增加,校园里多了很多农村父母的身影。“他们一般穿着不怎么讲究,讲地方方言,黄土高原的面色。”从农村长大的小莹说,“一看就看得出来。”
这些父母要么守着行李,要么跟孩子在校园里跑来跑去填材料,有的在宿舍帮孩子收拾床,当新生们将“迎新大礼包”里的要求一一完成,大学的报到就算结束了。
不过,据廖仕琪介绍,武汉很多大学的开学,也有很多积极的改变正在发生。华中师范大学采取网上迎新,削减了很多需要在学校到处跑腿的项目,陪学生来上学的父母明显减少了很多。中国地质大学,开学后没有立即开始军训,而是通过一个开学教育周,让学生接受校史校训教育——这正是胥青山在武汉大学多年开设的大学文化课程中所提倡的。
这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威廉玛丽学院以及日本的不少大学,非常常见。“这种传统和保守,非常值得尊重。”胥青山加重语气对记者说。
你们来这里,是为了成就一个正派的人
在随后的几天里,陈韵正被带着参加学校的派对,介绍会。一次在湖边、星空下,光着脚听露天音乐会,陈韵正说“这算是人生中最浪漫的事之一”。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她的学长学姐讲到兴头上,还跳上舞台,即兴说唱起来,“没有任何彩排”。
开学第一天晚上,新生们还被带到校长住的地方,每个宿舍楼的学生特卖力气地大喊“西南部是最棒的”等口号(西南部是指学生们住在校园的西南部),一直到把校长喊出来,给大家唱歌。
可是这个平时总是西装革履的校长,并不太招陈韵正的喜欢,“他说话太低沉,有时候会破坏气氛”。这差不多是他们和校长的第一次见面。
康哲见到校长是在哈佛的开学典礼。“比较正式的活动也就是开学典礼吧。”康哲说。在剑桥大学,甚至连开学典礼都没有,据剑桥大学科技政策专业毕业的邓晶介绍,“因为人太多了,学校也没有装下这么多人的地儿,所以也就不办了”。
但剑桥的开学,让之前都没有离开过家的邓晶觉得很 “温馨”。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她,回忆多年前刚上大学时,“学校只有中规中矩的迎新,带你到宿舍就完了”。在剑桥,她开始接触的多是中国学生,慢慢地和本土的学生也熟络起来,“刚走出的那种恐惧很快也在逐渐消失”。
要说最庄严的开学典礼,应该还算日本大学。大阪市立大学的开学典礼在当地一家大型体育馆举办,学生们全都自觉地穿上西装参加,包括严俊。
中国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话,往往会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热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校长王恩哥对2014级新生的寄语演讲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吴永琪只记得,“校长还嘱咐我们看管好自行车”。清华大学开学典礼的校长演讲让赵洋睡着了,因为“讲话实在是太长了”。倒是演讲的校学生会主席让不少人眼前一亮,“风度儒雅,语言幽默自然,让人向往”。
陈韵正所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台上领导讲了什么,大多她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一句话:你们来这里不要为了学一个好专业,也不要为了好成绩而迎合家长,而是为了成就一个正派的人。
开学典礼后,陈韵正和所有的新生排成一队,走过学校最古老的建筑瓦伦楼,她的学长学姐站在楼的另一头迎接新生们,跟每一个人逐个击掌,结束后在草坪上聚餐。
就在和高年级学生愉快地击掌和聚餐之前,陈韵正曾和其他同学一起,面对着穿着正式西装的学长学姐,在建于1695年的瓦伦楼前,宣读“不剽窃论文”等诚信的誓言。
本报记者 宣金学 实习生 王竞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