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9月2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美好江苏 寻访扬州

扬州“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9月29日   07 版)

    夏日上午,知了拖着腔调“吱吱”叫着,将一段光阴拉得绵长。幽幽街道市声昏沉,仿佛一位打着瞌睡的老人斜倚在扬州老城这把旧藤椅上消磨时光。路人步履悠闲,一律举手遮阳。

    扬州的一天是在早茶之中拉开帷幕的,如今的扬州三春:富春、冶春、共和春,已经成了扬州早茶文化的标志。我在丰乐下街上优哉游哉,见一月洞门嵌“冶春”二字石额。顺坡而下,门内一段好景不忍藏,青砖青瓦、清瘦回廊在粉墙内若隐若现,似渐渐深入历史深处,此时方知冶春花园静静傍在御码头边。冶春花园曾为清代扬州八大名园之一,原址在大虹桥畔,为清代大诗人王士祯举办诗社之处。冶春,古意为少男少女们游春踏青。清康熙年间,孔尚任题“冶春社”,康熙甲辰春日,王士祯发起“虹桥修禊”,赋《冶春绝句》20首,“冶春”之名传扬天下。而今的冶春花园人称“东冶春”,为茶社,慕名而来者很多。一份早茶就着百年沧桑历史咽下,滋味万千。

    进了冶春小馆,择一临窗位置坐下,桌上红色杯碟摆得赏心悦目。上菜之前,桌上已经摆好了一小碟肴肉,肉片切得厚薄合度,配上翠绿的香芹,无比精致。肴肉是淮扬菜中的一道经典美食。清代有一《望江南》词写得好:“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干丝堆细缕,熟桐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肴肉”就是词中所说“水晶肴”。不禁想起肴肉诞生的传说:以前一家小酒店的店主有一次买回了4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为天热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把家人为做鞭炮买的一包硝当作盐腌了猪蹄。3天后家人找硝时才发觉此事,于是连忙揭开腌罐看。奇怪的是,肉质不但没有坏掉,而且腌得硬而香,蹄皮色白。为了除去硝味,他用清水一连浸泡了多次,再在开水锅中焯水后捞出,辅之葱、姜、花椒、茴香、桂皮用高温焖煮,谁料起锅时异香扑鼻,滋味更是鲜美。从此之后,肴肉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一道佳肴。有诗赞曰:“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我夹起一片,只见肉色呈嫩红色,皮部分晶莹剔透,一股香气飘来。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果真不负盛名。一道肴肉得经过多少道工艺?淮扬菜的精细由此可见一斑。

    我还未从肴肉的美味中回过神来,旁边传来了软软糯糯的声音:“客人都到齐了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身着古装的服务员袅袅婷婷而去。扬州早茶有一个规矩:客齐了,点心方能上笼蒸,特别是蟹黄汤包一类。向来是人等点心,断不能点心等人。个中讲究,为点心,也为人。闲下来的时光正好让大家缓一缓初到茶社时的心情,闲话家常,慢慢蕴出平常心境。我偏头看向旁边一桌,见两位老人正对坐着吃早茶,手边摆的是自家带的瓷茶杯,杯身莹白,细描着淡竹,杯内飘起缕缕茶烟,蒸腾出一份安闲。面前蒸笼里放的是冶春的招牌点心:蒸饺。两位老人细眯着眼把蒸饺轻轻挑到碟子里,一点一点咬,一口一口吃,一切都是慢悠悠的。一个蒸饺吃完,老人的双眉无比满足地舒展开,然后不紧不慢地捧起瓷杯抿一口清茶。这样的悠闲醉了时光。想起洪为法先生《茶客》一文中的描写,说过去的扬州城中有一部分人“每天早间九点左右到茶社,直待暮色苍然,这才安步当车地施施离去。不计寒暑,亦不计晴雨,一年四季的光阴除了睡眠以外,几乎有一半是消磨在茶社里的。”这份“闲”已成了一种城市气质影响着一代代扬州人,并一直延续着。 

    说话间,早点上了桌,特别是蟹黄汤包,是一人一碟上的。看着小蝶内的包子颤悠悠地晃着,我仿佛已经看到了薄皮下满满的汤汁。服务员边递碟子边笑着说:“一定要趁热吃啊,等冷了,就算已经吃过了。”拿起吸管小心地戳一个孔,再细细地吸上一口,鲜美的汤汁顺着管子流进口腔,不觉打一个激灵,满口鲜香。包子慢慢地瘪了下去,这时我才大着胆子咬皮,唯恐里面还有汤溢出来。包子皮薄如纸,往里面一瞅,大块蟹黄安静地躺在皮内,皮里剩余的汁水衬得蟹黄如在流油一般,堪称色香味俱全。

    待吃饱喝足,闲坐时分,我抬头望向窗外。冶春花园北面临水,据说这里的水与瘦西湖的水相通。当年乾隆皇帝游瘦西湖便是从这儿起始的。想象那时龙船经过时的壮美之景,再想象一幅瘦西湖船娘撑着瓜皮艇悠悠而下的画面,皇家气派与江南婉约气息在这里竟可以达到和谐统一,使人不得不赞叹。园子南面是天宁寺行宫遗址。石头上的几个大字将千百年历史蕴藏笔端,几多感慨难以言说。天宁寺最早时为谢安别墅,初为寺院时名作“谢司空寺”,宋政和年间改名为天宁寺。其后,这里做过宋建炎年间高宗难逃时的避难所,出过和鉴真和尚一起东渡日本的道彝和尚,设立过刊印《全唐诗》的书局,还建过安放《四库全书》一部的文汇阁。今年寺内万佛楼又迎进了《四库全书》,旧日盛景今日重现,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历史似乎在进行着别样的轮回。我收回思绪,抿一口茶水,淡淡的茶味竟觉得越来越醇厚。忽然明白过来,扬州早茶,吃的其实是一种心情、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曾经想不明白为什么扬州城的节奏如此之慢,今日方知这是经年累月积淀下的安宁啊,厚重历史怎经得起快速翻阅?

    扬州慢,宋代时就已有的词牌名。姜夔一首《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让扬州进了多少人的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扬州浸蕴着文化一路走来,慢慢前行,将情韵藏在了糕点里,锁在了深巷里,更烙在了一代代扬州人的骨子里。行走扬州,学着放慢脚步,寻觅一份闲情,领悟一份“闲世人之所忙”的智慧。

    慢慢走,欣赏啊。一觉扬州梦,十年难忘怀。

    (扬州大学 马佳雯)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9月29日 07 版

饕餮古扬州
扬州“慢”
叠,是一种生活态度
扬州日“食”夜“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