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的双反调查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布鲁塞尔当地时间10月18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在第28届中国-欧盟经贸混委会上表示,中欧双方为无线通信设备反补贴案妥善解决找到了方案,欧方承诺立即启动撤销无线通信设备反补贴案内部程序。
“通信设备的反补贴调查被终止,对中欧双方来说都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部主任崔洪健说,通信设备既涉及贸易,又涉及投资,这个问题的解决为今后中欧贸易、投资纠纷的解决打下了基础。
对中国企业是利好
所有观察者的目光都落在了华为、中兴两家企业身上。中欧之间就通信设备贸易的纷争,毫无疑问都影响着这两家中国企业。
第一时间,华为就回应说,该企业一直在全球市场秉承公平竞争的原则,并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策略,以及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实现了业务的稳定增长,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尤其是在欧洲,我们致力于加强与当地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共同促进欧洲ICT产业的发展”。
中兴通讯则对中欧电信争端的和解表示欢迎。该公司认为,此举对中兴通讯具有积极意义。中兴通讯会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欧洲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增进与客户及伙伴的信任,继续加强欧洲电信合作,通过合作共赢共同构建和谐的电信生态圈。
“这个反补贴案的撤销绝对是好事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告诉记者,华为、中兴的产品已经遍布全球,谈不上对某个地区市场的倾销,只能说是物美价廉。
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华为、中兴两家企业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这样的市场表现让欧洲紧张。
2013年年初,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就提出,华为和中兴应该将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上调29%,以此降低这两家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在欧盟27国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欧洲设备供应商应该获得中国电信市场30%的份额。
这一年5月,欧盟原则上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中兴通讯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过去几年,欧洲经济遇到了很大困难,欧债危机让当地典型运营商陷入“钱紧”的状态,中兴在欧洲同时开展了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的销售。
按照这位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中兴在德国、荷兰、奥地利都拥有全国性的3G网络,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也有一个分公司。今年年初,中兴还收购了阿尔卡特朗讯的一个部门,其提供的e-plus网络已经是德国排名第三快的网络。
“但是在智能手机的销售上,市场并不是很好。”这位工作人员说,欧洲撤销对华通信设备反补贴案,对中国的通信公司来说肯定是利好,以前市场有政策壁垒,今后可能就没有了。但影响有多大,目前还没有办法预测。欧洲市场很大,现在也在慢慢复苏。
在阚凯力看来,所有人都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此前欧盟对中国通信设备供应商提出的政府补贴调查并没有充足的证据。尽管欧洲国家要对自己的产业有保护,但市场主体对物美价廉的商品依然有需求。所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这种反补贴的调查被撤销。
成本优势让欧洲紧张
多年以来,欧洲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5591亿美元。今年以来,中欧贸易发展势头尤为迅猛,1~9月双边贸易额达4571.1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尽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但贸易中的摩擦从未停止。
就在欧洲宣布对华通信设备反补贴调查之前,欧洲已经就中国出口欧洲光伏产品进行了类似的调查。欧盟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一度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该税率还曾上调至47.6%。
在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的亲自推动下,去年8月中欧双方才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避免了涉及200多亿美元出口的光伏产品遭遇反倾销打击。
“其实贸易就是这样,越是贸易量大,纠纷就越容易出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龚炯告诉记者,需要用平常心看待贸易纠纷。商业利益总是要吵吵闹闹,中欧在光伏产品、通信设备领域的纠纷得到化解,也不意味着未来双方在贸易中就会一片坦途。
在龚炯看来,欧盟之所以对中国出口的产品进行类似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就是因为中国的企业之前发展太快。
“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发展势头太猛,而欧洲传统的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公司一直在丢市场份额。”龚炯说,欧洲方面担心,这样下去会牵扯到就业问题。中国企业的成本明显低于欧洲企业。
社会上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曾有过一个形象的形容:背后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和强大的政府。
正是这样的特点让欧洲对中国企业异常敏感。
“欧洲的市场与中国不太一样,基本由中小企业构成,对成本非常敏感。”崔洪健告诉记者,而中国企业原本就有成本优势,再加上一些大中型的国有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往往不太在意成本问题,造成欧洲对中国企业非常敏感。
不仅如此,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在贸易产品上更新换代。过去,中国出口的商品大多是初级产品,比如服装鞋帽,但最近几年,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也开始大量走向国际市场。
“数字卡、铜版纸、光伏、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等,都是中国快速成长的出口贸易产品。”崔洪健说,这些领域之前都是欧美国家把持,现在中国企业也能来分一杯羹,而且还有成本、价格优势,欧美国家自然紧张。
那么,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否真的影响到了当地的就业问题?
在采访的多位专家看来,这个问题的影响并不突出。中国企业要在境外落地生根,同样要经历本地化的洗礼,聘用当地员工不可或缺。而且由于当地市场的打开,业务做大,反倒会为当地创造就业市场。
龚炯告诉记者,就以欧洲为例,中国的通信企业对当地就业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且欧洲的通信公司,其主要的就业也不在欧洲,而是在美国。
“走出去”要反思什么
其实,中欧双方在光伏产品上出现纠纷时,有关通信产品的纠纷就已经出现。
崔洪健告诉记者,当时的欧盟是把通信产品当作谈判的筹码,如果光伏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在通信产品上施压。
“现在两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对今后中欧双方在贸易、投资上的合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崔洪健说。
不过,对中国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是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进出口贸易问题上,欧洲、美国也都会对自己的产业有所保护。”阚凯力说,当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国家市场的时候,同样会遇到政策壁垒,尽管一些国家会以反倾销、反补贴的方式来限制中国企业。
在阚凯力看来,欧洲吵吵闹闹了一年多的中国通信企业政府补贴一事,实际上并不成立,中国的企业是得到了一些政策扶持,但谈不上有什么政府补贴。
“欧洲很多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本身就有各种补贴,美国有些公司甚至是国家入股。”龚炯告诉记者,在政府补贴的问题上,其实各个国家的理解都不相同,很难形成一致意见。
实际上,这个问题表现得五花八门。比如,中国的企业得到银行的贷款授信,就会被欧美国家认为得到了政府补贴,但在中国企业看来,这些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跟补贴完全没有关系。
不过,在崔洪健看来,即使如此,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反思自己的策略。
“我们的速度过快,而且市场过于集中,很容易让对方紧张。”崔洪健说,中国企业如此的海外市场布局很容易引发欧美市场的过度解读。
在崔洪健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寻找一种比较温和、适应当地的方式。比如寻找当地合作伙伴,将中国产品以融合的方式推向海外市场。这样的话,不仅能让当地不那么紧张,还会让当地觉得有助于本地经济增长,对方就没有理由反对。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会看到两种思路:一种是依靠过硬的产品打开市场;另一种思路则是先大规模占领市场,后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崔洪健看来,国际化不是说一夜之间把对方所有的市场都占领,而是要更多地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上,依靠竞争力来赢得市场。
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龚炯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尽量减少本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一些走出国门的企业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外国公司的竞争,还要面对同样是本国走出去企业的竞争,这些竞争经常率先在国内企业之间打响。”龚炯说,这样的竞争造成很多问题,并不利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李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