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独立书评

《农民何谓》:解读农民进城“抱团儿”的根由

严杰夫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11日   10 版)

    我们许多人都无法撇清与农村的关系。但究竟还有多少人在重新审视当下中国农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倒有一批写作者在认真审视农村和农民的现实困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梁鸿将目光放到自己的老家河南穰县梁庄,写出了《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两部作品;中央电视台制片人王学友在他的新作《农民何谓》里,也同样呈现了家乡——河北河间尊祖庄乡北司徒村自1949年以来的变迁。

    如果说梁鸿在她的两部作品中希望以真实的案例反映当下中国农村的各类现实问题和发展困境,那么《农民何谓》则是想通过父母的口述,来探寻当下农村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

    事实上,他们对农村问题的观察和结论是共通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中存在的传统人际关系问题。费孝通曾在《江村经济》一书中提及,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好像是扔一块石头到池塘里形成的波纹,个体自我是中心,而其他人则如同大小不等的波纹围绕着中心。这种格局存在于农民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也决定了农民解决现实问题的观念路径。无论是婚丧嫁娶这样的红白喜事,还是盖房耕地这样的日常行为,农民最先想到的支援总是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亲友。

    这样一种模式在《农民何谓》中有着多处体现。作者的父母自1976年起分家单过,迫不得已要建房。但那个年代建房要比现在复杂得多。即使有钱,也没有人力和材料,一切生产资料都掌握在集体手中,似乎个人建房就是桩“无法完成的任务”。但幸运的是,生产队队长是作者父亲的表哥,这就解决了“建设用地”的现实问题,再加上同村人的协助,新房出人意料地顺利建好了。

    不仅如此,作者母亲在改革开放初期外出当“赤脚牙医”的经历,同样是这种“差序格局”的典型体现。母亲依靠着自己和徒弟的亲属关系,才能走南闯北,在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赚了不少钱。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样的“差序格局”依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所依赖的生存路径。正如梁鸿在《出梁庄记》里观察到的那样,外出务工者都存在 “抱团儿”现象。人们打工选择的目的地、所从事的行业,总是与亲友、老乡相同或接近。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的现实体现。正如作者所写,“农村人出行,并非无目的‘盲流’。基本思路是寻找哪里有同乡或者亲戚立足,再以此为突破口……”

    从父母口述中观察到的一点,似乎是被以往的学者、作家所忽略的。中国农民拥有极强的适应力。从某种程度来讲,改革开放以来出台的许多农业制度,其实是在农民实践中孕育出的。它们最终成为一项制度,无非是国家对农民的这些自主实践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

    我们不能否认,城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冲击着农村社会,的确,传统的“乡土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正迅速塌陷。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视而应尊重和期待,看似孱弱、卑微的农民个体在生存发展上拥有的智慧和潜力。费孝通曾说,“最终解决中国土地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在读过王学友、梁鸿等人的作品后,我想说的是,最终解决“农民问题”的诀窍,恐怕不在于从制度上去规定农民和农村发展必须执行的路径,而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聪明才智、寻求对策,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我变革空间,或许这才是寻找解决农村问题钥匙的捷径。

    所以,与其我们都急着抛离农民与农村,不如重新回到农民与农村中,在那儿才蕴藏着真正的“大智慧”。

译制片的巴洛克时代不可复制
《农民何谓》:解读农民进城“抱团儿”的根由
笛安:审美体系陈旧,会对好作品视而不见
老舍之子还原“爱讲笑话”的父亲
《一战中的华工》补白华工史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2014年10月)
《纳尔逊·曼德拉传》将出中文版
11月,来读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
《东方经典》做读者买得起读得懂的典籍
为什么要读“硬骨头”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