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

潘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02日   05 版)

    深圳市民间阅读成果图片展。图片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商报摄影记者韩墨提供。

    “哪怕这座城市陷入一片黑暗,这里的灯也会亮着”,在深圳读书月走过15年时,当年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的这句承诺仍然有效。深圳24小时书店的灯至今依然明亮。

    再没有什么,能如同这不灭的灯光一样代表这座城市的坚持了!15年,这些灯光陪伴深圳人的晨昏定省,将文化的积淀与坚持融入城市的品格,也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凝聚其中。它让这座年轻的城市学会在快节奏中放慢脚步,学会休闲与沉思。

    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这份高贵的坚持该怎样传承,深圳经验又该如何借鉴?

    15年前,第一届读书月时,一场大风吹落了条幅上“读”字的言字边,读书月变成“卖书月”。机缘巧合,一字之改,却最大地切合了活动主办者的想法。让卖书的人办读书月,为公益事业赋予共赢机制,由此,读书活动才能生生不息。彼时,一些地方依靠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推动的读书活动,喧嚣过后,很快就回归沉寂。用市场化的方式去做一项公益文化活动,会激发市场主体更多的活力,比单纯的政府推动,要更加持久,这是深圳模式给我们最深刻的启迪。

    在长久的读书活动中,占据市区中心位置的书城,早已非一个书字所能容纳,它是一个巨大的文化mall ,包容一切与书相关甚至不相关的。这里不只有书香也有面包香、茶饭香,甚至按摩室。读书活动不再只是正襟危坐、文人雅趣,而是具化为一种生活方式。要让阅读有烟火气,这是深圳阅读样本内在的标签。对于越来越多的深圳人而言,去书城不只是读书而是休闲。甚至三五好友把酒言欢时,也会带上一本书,书不只是知识的符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媒介,引领你跨过喧嚣的浮尘,找寻更多同道中人。 

    在15年的进程中,即使是最坚定地推进读书月的一群人,也有过迷茫,读书月该怎么走下去?答案是创意与创新。让阅读新鲜有趣,让读书月成为知识的盛宴、市民的狂欢。为此,每年,主办者都会绞尽脑汁。比如,开幕式变成读书分享会,比如15年历程的沙画回顾。从“建设公民道德,实现文化权利”到“阅读 进步 和谐”,从“实实在在读一本书”到“城市推崇阅读,阅读改变城市”,再到“接力民族精神 创造文明生活”……将每年读书月的主题串起来,可以看到深圳文化建设的轨迹。有目的的持久引导,比自发盲从,更有力量。

    任何事情的成功最根本的力量都在于人。在不久前的座谈会上,王京生说,深圳读书热最应该感谢的是可敬的市民,他们的热情主张,推动着阅读的前行。如今读书月的倡导者们已从青年步入中年,从中年步入老年,他们在急切地呼唤制度的力量,希望通过阅读立法,将市民的这项文化权利固化下来,将它纳入一种更深刻的轨道,不会因为人员的变动,起起落落。

    15年来,民间阅读组织的快速发展,让阅读的根系广植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让这场政府推动而起、如今已蔚为大观的读书潮有了最深厚的根基与持久的动力。即使在读书月最红火的时候,它的推动者们也始终保持了一种清醒,政府的推动只是一时,民间的力量方能永恒。

    10年一代人。在一个碎片化阅读的年代,深圳的全民阅读也面临着变革与创新。然而只要人类追求知识的欲望还在,抚慰心灵的渴望犹存,阅读就不会消亡!不管它的形式如何变换,它都会如一盏不灭的灯火照亮整座城市的未来!

潘圆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12月02日 05 版

全民阅读的深圳样本
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
要让书城有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