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APEC和“双十一”造就网民“自信新常态”

本报记者 庄庆鸿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03日   07 版)

    图表:“中青月度舆情指数”是中国青年报社中青舆情监测室设立的一项舆情公共服务产品。旨在以问卷调研方式,针对2014年11月1日~30日发生的舆情热度排名前20位的热点舆情事件,向专家学者、政府公务员、媒体人、意见领袖、普通网民5个群体收集民意。不同群体从中青舆情指数样本调研库中,随机抽取。5个群体样本选取量一致。

    中青月度舆情指数以信息覆盖率、应对能动度、回应到达率、答复识别率、舆情满意度5项指标,根据5个群体的“打分”,加上中青舆情监测室对热点事件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经加权计算,形成衡量各地、各级政府机关的舆情响应能力的指标,以期和读者一同推动社会进步。庄庆鸿制表

    今天,中国青年报社中青舆情监测室发布2014年11月“中青月度舆情指数”(总第17期)。

    带着北京网民微博、微信圈齐晒的“APEC蓝”,发布联合反腐宣言、中国与美韩深化合作的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以高达100分满分的信息覆盖度,位居舆情满意度榜首。

    2014年11月,看好国家发展、民生进步的自信“新常态”,从庙堂传达江湖。众多与反腐、民生相关的重大利好政策,由上至下拉动网络舆论的“正能量”,而民间智慧的“双十一”热潮,则从下至上激发出了网民社会的“金能量”。

    谁造就了网民的“自信新常态”

    在网络舆论场中,长期存在自由派“公知”(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记者注)和“自干五”(“自带干粮的五毛”的简称,指自发在网络上针对攻击中国的谣言进行辟谣的部分网民的自称。——记者注)的观点分歧。无论是中西方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或是社会文化的差异对比,他们总认为对方“厚中薄西”或“厚西薄中”。

    而2014年的APEC会议,在7天内打断了网络舆论场的这种割裂和争议。

    在这次中国时隔13年再次主办的全球性会议上,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成为媒体关注、学者解读的热点,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经济“新常态”。

    10月27日零时至11月5日7时,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1000条网民舆情显示,38.9%的网民愿APEC会议展我“大国风采”。中美、中韩、中日领导人会晤,无不引起网络舆论场中的舆情峰值,我国“第一夫人”的“外交软实力”,也广被点赞。“会议花絮”里的新中式服装、四菜一汤的国宴,也成为网络舆论场追捧的“新宠”,甚至迅速出现以此为契机的电商产品。

    但网民不再是停留在娱乐化地对领导人“追星”、调侃,而是实实在在地关注起了中国人赴美签证放宽、中日“四点共识”、中韩自贸区进展对东亚政治经济局势的重大改变。此时,“公知”和“自干五”的目光,瞄准了同一个方向。

    甚至是备受争议的“APEC蓝”,也因习近平主席的一句“希望通过努力让‘APEC蓝’保持下去”,不仅词频总数重新进入热点关键词序列,在网络舆论场中评价更趋正面。

    中青舆情监测室分析认为,无论是位列榜单第二的“网络神曲”《习大大爱着彭麻麻》迅速走红,还是位列榜单第三的“中国有信心当好2016年G20峰会主席国”迎来网民掌声,都和APEC会议实打实地提振了国人信心,是分不开的。

    与此不同的是,给“中国经济”带来暖意和自信的,是6亿多网民自己。

    在第三、四季度GDP下行的寒风之下,“中国制造”正被唱衰。但从11月初开始造势、位列排行榜第八的“双十一”,激发出了中国作为一个“网络大国”的线上经济活力。位列舆情满意度第四的李克强总理到浙江“探访快递小哥”,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网民“总理也收发快递”的亲民之赞。

    谁造就了“法治自信新常态”

    排行榜前5名的回应到达率均在90分以上、应对能动度均在85分以上,第5个事件是唯一一个主角不是“习李”的。11月2日,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新的反贪总局,局长由一名副部级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兼任,舆情满意度位列第五。

    它代表的是网民对“依法治国”信心的提升。信心的第一个来源,是依法反腐。

    第二个信心的来源,是榜单第九名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它的信息覆盖率甚至超过了前五名中的两个,可见网民对“个案公平正义”的高度关注和追求。

    迟来的正义,胜过不来。内蒙古高院“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说自己错了”的精神,让网民“大山深处滴考拉熊想吃桉树叶了”突然“对法治社会又有信心了”。网民“鼎盛军事飞豹”认为,“关键是犯了错误得改,得下不为例”。“fygb”肯定纠错力度:“能再审就是法治进步的体现。”

    第三个来源,是紧扣民生的政策法规,在阳光下,密集向公众公开。

    其代表是:位列榜单第14名的财政部表示将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位列第15位的社会抚养费新政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依法治国”从舆论到实践,均还有路要走。比如,上述两个公共事件,舆情满意度并不靠前。中青舆情监测室认为,这说明在网民心目中,并非意味着“阳光法治”不对,而是“阳光法治”来得太晚。

    以社会抚养费新规草案为例,目前公开征求意见的新规,较2002年施行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有多方改变,缩小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范围,首次明确提出,此前由各地执行的数倍不等的征罚标准,将统一设上限。

    但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11月20日~23日的2000条网民观点统计,46.7%网民认为“社会抚养费”存在设计初衷“名不副实”等众多积弊,32.1%网民的矛头指向社会抚养费的用途“不公开透明”。

    同样,对财政部的表态,叫好者有之,但也有意见领袖在回复调查问卷中提出类似问题:“第一,此前收取的附加费去向未公开,合法性存疑;第二,希望能彻底清除,不是换个名目继续收取。”

    质疑声同样代表网民对依法治国的认同和渴望。这个国内外大事迭起的11月里,与法治相关的公共热点事件共有8起被评选上榜,超过榜单的三分之一。与反腐相关的重大事件共有5组,占全月20起热点事件的四分之一。

    谁在拖“依法治国”的后腿

    位列榜单第13位的网络推手“立二拆四”被判非法经营罪获刑四年,宣告虚拟社会也不是违法行为的豁免地,同时,也有公职人员在现实社会突破法律的底线。 

    谁在拖“依法治国”的后腿?11月3起舆情满意度最差事件,给出了一个答案。其均超过90分的高信息覆盖率和“跌破”50分的低舆情满意度,形成鲜明对照。可见,官员落马频频曝光的当下,一旦出现打上“公职人员犯法违纪”这一标签的事件,网络舆论场不是越来越麻木,而是容忍度越来越低。

    排名第十八位的“主角”,是擅自拉闸停电的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供电所所长及其下属。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2000条网上观点分析,58.3%的网民认为,于对主要责任人予以待岗、留用察看的处分“畸轻”。

    相对于前者,即便湖南省衡阳市司法部门迅速立案,排名榜单第19位的衡东县公职人员非法持枪打猎致村妇死亡案件,仍剧烈震伤社会安全感。有网民在调查问卷中回复评价:“再雷厉风行的事后追责,挽不回一条生命,也抹不去恶劣影响。”

    而河北省纪委通报的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案,因“小官巨贪”,击垮当月所有的厅官落马案件,成为网络舆论场谴责和争议的焦点。

    公共事件“风起”,网络舆论场便会“云涌”。在个案“负能量”和新政“正能量”的博弈中,谁将是胜者?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一名网民的调查问卷回复较具有代表性:“网络社会里每个人都有麦克风,你传播什么、做什么,就可能决定一个小舆论场的走向。别想着断定国家是黑是白,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中国。”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APEC联合反腐宣言”居舆情满意度榜首
APEC和“双十一”造就网民“自信新常态”
用核心价值观构筑起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