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有时候我们需要被人推一把

林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16日   11 版)

    “壁花小姐”被推上社交一线

    在大银行工作了十多年,何琳的名片始终没换过。当年一起进部门的同事有跳槽的,有高升的,转身都成了“成功人士”,唯独何琳还是安安静静地待在这里,安心地当她的“普通职员”。

    不是业务不精。她是银行里出名的业务能手,专业知识扎实,外语水平又高。也不是人缘不好。何琳性情温和,也不争强好胜,上至领导下到新人,都跟她相处得很融洽。大家只是觉得何琳有时候太清高了点。

    在银行工作,少不了要跟客户联络应酬。每次有这样的任务,何琳总是愁眉苦脸地能推就推。还是新人的时候她就哀求领导:“我最不擅长应酬,别破坏你们商谈的氛围啊。其他加班加点的工作我都接!”后来资格老了,她就把任务推给年轻同事:“姐最不乐意应酬他们了,年轻人上!”十次里面偶尔勉强去了一次,何琳也总是作“壁花状”,微笑沉默 。

    “我哪儿是清高啊,只是有社交恐惧症而已。”何琳叫屈。但久而久之,领导见其内向,便不再安排外联的工作给她了。工作了那么多年,何琳跟客户并不熟。

    所以几个月前,处长安排她去负责客户培训工作时,何琳叫苦不迭。“处长您换个人吧。我最不擅长跟客户打交道了,而且人头都不熟。”处长不同意,说一回生二回熟,打过交道不就熟了吗。何琳又换个理由,“您看我这性格,打个电话都得寻思好久,哪敢给那么多人上课啊。”处长还是不同意,说你业务好,培训客户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

    何琳觉得处长是故意给她“穿小鞋”。“我的性格大家又不是不知道,那么多年我都没参与这些工作。”但她最终没有像以前那样坚定拒绝,一来是因为这位处长是年初新上任的,虽然是早就认识的同事,但毕竟不是以前老“罩着”她的老处长,何琳不敢太“放肆”。二来是今年一整年所在银行的效益不太好,贷款不良率高,“据说年终奖都可能取消,大家虽有怨言但只能战战兢兢地把工作作好,怕万一被裁呢。”因此就算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何琳也只能把工作接下来。

    她花了一个多星期,每天加班到夜里12点,终于把讲课材料准备好。“因为以前一直都拒绝这些工作,所以连PPT都不会做,只能临时抱佛脚,找人找资料现学,上手慢了点。”

    等站上讲台的时候,“何老师”突然发现自己一点儿都不怵这种场面。“以前一想起这种事就胆怯,但不知是否因为年龄增长、待人接物经历增多的缘故,现在站上讲台看着台下那些年轻人,居然十分自如。”

    培训的反响很好。客户特地致电处长,夸何琳讲得全面又通俗易懂,员工们都觉得获益匪浅。这让何琳颇有成就感。

    果然是一回生二回熟。处长再派培训任务时,何琳爽快地答应了。她思路清晰,业务精通,对付各种客户都得心应手。有的客户是行业新丁,连“信用证”之类的基础专业词汇都不懂,何琳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一个个专业词汇解释清楚。有的客户早已熟知银行业务,何琳了解到他们有融资需求,就推荐相应的融资产品,一二三四讲得简明清晰。一来二去,当初那个特别抗拒跟客户打交道的何琳竟成了行里客户培训“头牌”,从此走上了培训“不归路”。

    处长后来告诉何琳,当时就是故意跟她“杠上了”。处长对何琳的优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业务水平高;个性比较自我,不喜欢的事情就不愿意去做;懒散,上进心不太强;有潜力,但难挖掘。玉不琢,不成器,处长决定推何琳一把,看看她到底是不是可塑之才。

    现在何琳是真心感谢处长。

    可能是获得,也可能是跌倒

    “推一把的人当然很关键,但更重要的是,你那时是否具备了被‘推’的资格。因为‘推’的结果可能是获得,也可能是跌倒。”曲易深有感触地说。

    曲易读的是设计类专业。因为对首饰设计特别有兴趣,所以大学毕业后她在家附近租了个小店面,成立了设计工作室,销售自己设计的首饰。因为款式新颖,性价比高,她上了当地电视台的一个生活类小节目,设计工作室的名气也慢慢建立起来了。

    有了稳定客户群,有了稳定收益,这时一个机会送到了曲易面前。当时有客户做地产生意,在上海参建了一个新兴商业区,可以拿到极优惠的内部商铺租价。有朋友建议曲易把工作室开到上海去。“你那么有设计天分,困在小城太可惜了,做设计就要去大城市啊,大视野大格局。”这番话令曲易蠢蠢欲动。也是,如此看来,小城生活的优点都是未来阻碍发展的缺点:稳定但也是有限的客户群,小富但也是封闭的生活。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节奏,创造力和想象力很可能会随着平静的日子慢慢消失。

    曲易毅然一脚迈入上海滩。未承想,踌躇满志地去,结果一脚踏空,工作室的牌子没打响,还把这两年的盈利赔掉大半。“这个新兴商业区地理位置稍偏,周边配套设施还未跟上,客流量不理想。这是外因。”曲易后来分析。内因在于她自己。曲易到了上海就发现,这里的人才实在太多了。她探访各处创意园区、设计师工作室,每每都能看到耳目一新甚至令人惊叹的设计。相比之下她的那些设计是守旧的,甚至是“乡气”的。所以即便有客流,也不能成功建立自己的客户群。

    内部租价也撑不住长期入不敷出的惨淡经营。一年半后,经济压力迫使曲易的工作室关张。

    就这么打道回府吗?曲易觉得就这么回去太失败了,“无颜见江东父老吧,而且自己也是不甘心的。”

    犹豫不决的时候,是大学老师的一句话让曲易留了下来。“失败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留下来把这个不足补上,这才是来上海的意义啊。”按照老师的建议,曲易先在浦东一家商用楼里重新开设工作室,走“楼上楼”的模式,租金压力相对小很多。曲易同时还上了一个设计课程班,她像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各种知识。“大城市的好在这时候体现得特别明显,海量资讯,新奇创意,每天都好像有个无形的鞭子在抽打你,赶紧学,赶紧干!”

    两年前,曲易为工作室建立了网站。要不要建网站,曲易也是犹豫了颇久,毕竟网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这时候推她一把的还是老师,“当然建!现在可是互联网时代啊!”

    “其实自己心里也有答案了。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有权威性的意见,最后拍板。”曲易说。

    正是这个网站给工作室带来了新机遇。一家面向在沪外国人的英语杂志在网站上看到曲易的设计作品,非常欣赏,就给工作室做了一整页的图文报道。客户慢慢地多起来,口碑也逐步建立。本地的生活类媒体也开始出现曲易工作室的报道了。

    曲易特别感谢老师在关键时刻推了她一把。但她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推和被推需要在一个契合的时机才能获得成功。“机会真的只会光临有准备的人,否则即便急匆匆地抓住了一个机会,也会因为准备不足而遭遇失败。”

林蔚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12月16日 11 版

万花筒
有时候我们需要被人推一把
了解自己设定职业目标 合理选择抓住发展机遇
不懂就不要硬撑着
关系攻击不只是女孩的把戏
莫名的承诺
拼爹的逻辑
关系的和解
无知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