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暨清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建3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求实: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
“在不久前召开的APEC等三大峰会上,从大时代、大格局、大智慧中所显示出的巨大的中国影响力,让人们振奋。中国已从世界的边缘,进入世界的中心。但支撑中国软实力的‘中国问题’理论研究,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正能量’传播,仍显滞后。”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学者直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学研究的有效性这一话题。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认为,提高有效性,既要在学科的主流研究方向上发力,也要处理好主流和特色的关系。特色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在我国当下的语境中,似乎具有了不假反思的积极价值。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特色成为偏离主流、自行其是的挡箭牌。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命力、影响力,在一定意义上,是与其对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理论建设的贡献率联在一起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研究,就要聚焦于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清华大学林泰教授说,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不走“淡化”、“远离”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中立”的歧路,也不要重复“大批判”简单化的历史失误。要使意识形态研究闪烁着人民性与真理性的光辉!
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则表示,我们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在探讨问题,观察事物中,坚持避免筛选“信息”的价值观化,也就是把“求实”放在价值观判断之上。回顾历史,当我们尊重实事求是的时候,国家就发展,社会就会和谐。当我们违背实事求是的时候,社会就会停滞、动荡,甚至出现灾难,这是历史的经验。
他强调,一些西方有识之士,以中国崛起为背景,开始深刻反思自身。独特的中国国情,独特的中国文化,独特的中国道路,需要我们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对这些时代课题的回应,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重任: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应该承担的最为重要的职责。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发言中指出,价值塑造是关键所在,价值塑造的出发点是立德,落脚点是树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个德,最核心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将个人追求自觉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我们所要培养的大学生,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有担当的时代英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正确的导向,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增加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对祖国忠诚,对中华民族挚爱,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创新之才。“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而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理想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志存高远,仰望星空,勇于担当。当年西南联大能够培养出众多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原因也是学生和教师在当时都拥有着为中华崛起的大志向。
韩喜平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往往是跨学科、复合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传播本身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以理服人”就是一种跨学科教育,也是一种素质通识教育。
归宿: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毋庸讳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巨大反差。理论研究与现实的大众生活相脱离,无法在社会中产生共鸣,获得理解。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纪亚光表示,对于这个问题,靠单纯的理论研究、单一的理论宣传或单一的课堂教学等,都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将服务社会放在首位,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社会整体建设良性互动的动力机制,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平台。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时刻关注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他强调,解决人们的思想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理论教学最核心的要素。理论宣传和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不能脱离理论研究。只有服人以道,服人以理,才能树立起最可贵与真正有价值的社会权威,才能得到社会成员情感的共鸣与拥戴,成为群众行动的指导原则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特别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还要注意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社科司有关负责同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100多人参加了论坛。
逄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