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贵广高铁正式通车,这条连接贵阳和广州的高速铁路将黔东南、桂东北和粤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区域连成一体,原本21小时的火车行车时间压缩到5小时左右,人流、物流效率提升的同时,为南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发展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对记者说,高铁时代是贵州旅游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人流“快进”将贵州旅游从浅层观光时代带进深度体验的“慢游”时代。
同样的观点在桂林市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彭康生的表述中变成了“革命”,他预计贵广高铁开通后,到桂林旅游的散客将从现在的两成增至八成,这意味着必须为游客提供更具个性的服务,也意味着游客将为桂林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从2008年10月开工起,贵广高铁沿途的大小城市就已开始畅想旅游带来的变化。当时,一个广州游客如果想到贵州体验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最快需要先乘1个半小时的飞机到达贵阳,再花上整整一天坐车抵达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肇兴侗寨或岜沙苗寨,单程两天的路途阻隔了许多游客。
如今,黔东南州副州长肖明龙向港澳台的客商做推介时,会轻松地给出一套旅游攻略:从广州南站坐上高铁,3个多小时即可抵达黔东南州境内的从江站,转车10分钟即可住进古老的侗寨,如果想在岜沙苗寨探秘新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也只需再坐半个多小时的汽车。
这一切即将到来的改变背后,是贵广高铁建设者持续6年多为“穿越喀斯特”留下的血汗。
全长856公里的铁路线上,有二分之一穿行于地下,四分之一穿行于熔岩地区,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沿线19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区,全线凿出了238座隧道,架起了504座大桥,桥梁和隧道占全长的81%。
三都隧道全长14637米,在这条隧道开凿过程中,工人遇到了14条大断层破碎带,平均每前进200多米就会遭遇一个较大或特大的溶洞。而最大的一个溶洞,涌水量每天高达15万立方米,相当于约80个标准泳池的蓄水量。
由于隧道进口段排水不畅,俨然成了“水帘洞”,工人不分四季都要穿戴厚重的雨衣施工。出口段的情况正好相反,5公里的长距离通风和泥质灰岩的地质条件,让隧道内的热空气难以排放,又像是面对“火焰山”。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大庆对高铁带来的“产业转移热”感受最明显,守着高铁站规划的开发区已吸引来许多珠港澳客商。
冲着高铁的便捷,香港理文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董长江2013年11月第一次到都匀考察,他被开发区的土地和政策吸引,很快与当地谈下200亩香港产业园的开发项目,“广东没什么地方了,贵州正好”。
本报贵阳12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