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似乎已经不用多说了,小到提高孩子语文成绩,大到提高修养、培养创造力,阅读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同。
“我给大家四条建议,这四条建议能让80%的孩子爱上读书。”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近日,孙云晓、尹建莉等教育专家做客央视,就家庭教育问题展开讲座,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四招共用养成阅读习惯
“第一条是父母带头读书。”孙云晓说。
每个爱读书的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书虫”家长。
“爱阅读其实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就像他们爱玩是一样的。家长要做的是,早早地把书籍引入他的生活。”尹建莉说。
随着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家长中也不乏“低头族”(总是低头看着手机、iPad的人),再加上同样拥有强大吸引力的电视和电脑,很多家长在要求孩子每天读书的同时,自己却变成了一个远离图书的人。
当孩子看到父母的眼睛时时刻刻盯着屏幕,怎么可能喜欢上书本阅读?
“第二条是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孙云晓说。
其实,在不少家长心中有一个困惑:看视频难道不是一种阅读吗?有专家指出,纸质阅读跟视频阅读相比,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有科学家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听人讲白雪公主的故事,一组是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之后让两组孩子画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听了故事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各不相同,而且孩子们会根据想象,赋予白雪公主不同的形象、装束和表情;看了动画片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样,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又过了一些天,科学家又让这两组孩子再画白雪公主,听故事的孩子这次画的和上次的又不一样,因为他们又有了新的想象,而看过动画片的孩子,画的和上次还是一样。
随着文字的跳动在头脑中不停地进行想象,与随着画面不停地被动接收一个现成的形象,哪个大脑更具想象力?答案可想而知。
因此,英国教育专家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身都将获益”。
那么做什么呢?“孩子在10岁之前,每天晚上坚持给孩子读书。”这是孙云晓给出的第三招,“全世界的父母都发现这个方法非常好,孩子非常享受。让孩子伴着故事入睡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而且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有了这三招,大多数孩子都会喜欢上阅读,如果您的孩子仍然没有跟图书做朋友,那么“在家里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并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要求孩子必须读书。”孙云晓说,这段时间里谁也不要去打扰,不用送水、不送水果,“半个小时没有喝水吃水果没有太大影响”。
认字可以早些 但是识字过程要不留痕迹
不少家长还有一个纠结,阅读就要认字,不少专家都指出让孩子过早识字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没有好处。到底让不让孩子早些认字呢?
尹建莉认为,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来说,让孩子早些认识字很重要,但是这个认字过程并不是让孩子早早地就拿着识字卡片,单纯地学字、认字。而是在阅读和生活中“不留痕迹”地认字。
尹建莉举了自己女儿的例子。
跟许多父母一样,尹建莉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开始给女儿讲故事,只不过,“但凡是书上有的字,我一定会手指着给她读出来,”在孩子一岁七八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女儿拿着《丑小鸭》一边指着书上的字一边读:“丑小鸭孤零零地走到河边,无精打采的。”旁边一个叔叔看见了很吃惊,以为她都认识,“其实她只是学着妈妈的样子做的,她甚至不知道这些字是有内容的。”尹建莉说,就这样,只要是生活中有字的地方,一瓶水上、一包方便面上、街道上看到的各种字,我都指着给她读出来。很多字在生活中总是重复出现,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拿回来的语文书,她就可以从头读到尾,不会碰到什么生字了。
说到底,阅读是一种习惯。
孙云晓指出,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家长给孩子一些模糊的概念,比如告诉孩子“你要好好做”。什么才是“好好做”呢?让孩子无所适从。家长应该做的是,“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不断地用好习惯替代曾经不好的习惯。”孙云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