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行——

准备太充分的旅行也可能失望

辛酉生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29日   12 版)

    “相约西湖”百年老照片展出的1925年的西湖。 许卓恒/CFP

    选择去一个地方旅行,往往要先做些功课,认为值得一游才会下决心走一趟。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上世纪20年代到中国旅行,还写了一部《中国游记》。传统文化知识深厚的芥川,对此行的目的地有充分了解,这种了解不是看过几部导游手册,而是和他多年的积累有关。

    芥川龙之介是上世纪初日本文坛的代表作家,以写作短篇小说见长。因为他生在龙年、龙月、龙日、龙时,所以取名为龙之介。在他出生不久,母亲便精神失常。芥川龙之介一直害怕有一天自己会疯掉,在他35岁的时候,终于服用安眠药自杀了。芥川龙之介小时候喜欢中国传统文学,读过大量汉诗,也读过很多中国古典小说,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聊斋志异》、《新齐谐》,可以说他有很不错的中国文学修养。他的短篇小说,有相当一部分脱胎于中国古典小说。他在《中国游记》中也引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有些明清诗人的作品在中国人看来都很生僻,可见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熟悉程度。

    那么芥川龙之介算不算中国通呢,大概不算。他了解的中国是诗词里的中国,是古典小说里的中国,而对他自己生活时代的中国茫然无所知。恰巧有一个机会,大阪每日新闻社让他撰写中国游记,于是他抱着找寻古典中国的态度来到中国,现实让他失望又让他别有发现。

    两天两夜的航程,经过晕船的巨大考验,芥川龙之介终于来到上海。迎接他的不是唐诗、宋词里的场景,而是一群群揽客的黄包车夫。这让他学会的第一句汉语是“不要”。经过一天的休整,芥川龙之介病了——肋膜炎,持续低烧让他在医院躺了三个星期,这让他本不长的行程变得更为紧张。

    在上海期间,芥川没有体验到多少他在书中读到的中国,他想看到杜甫、岳飞、王阳明式的人物,但现实中似乎只有市井凡夫。唯有城隍庙香烟缭绕中的塑像,让他觉得“简直像在阅读《聊斋志异》或《新齐谐》之类书籍的插图。我十分钦佩那些造像之妙,因而久久不愿离去”。这多少让他有些满足。至于上海的洋派,芥川是不感兴趣的。此外,他也记录了上海的另一面,如拆白党等。他还和姜文导演一样,对“枪毙阎瑞生”事件颇有兴趣,区别是芥川的文章要比《一步之遥》好懂得多。

    结束了上海的行程,芥川开始了江南游。火车从上海开往杭州,路上车窗外的大水牛和石拱桥都让芥川惊异。下了火车依旧是一排排黄包车,这次芥川欣然接受。黄包车飞快地穿行在杭州窄窄的里弄,一堵堵白墙、一座座门楼。因为看到某块门牌上写着“陇西李氏”,便以为里面住着李白,甚至想问问他法国诗人戈蒂埃翻译的《采莲曲》怎么样。一路胡思乱想着进了旅店,因为住宿条件不适意,芥川又没了兴致。这时在细雨中来了两乘轿子,走下一位老者和一位穿着青瓷缎子衣裳、带水晶耳环的少女。这又激发了芥川的浪漫情怀,恢复了对旅途的向往。突然一位秃头美国人出现在旅店门口,开始面对门外小便。“浪漫主义啊!去你的吧”。

    第二天,芥川泛舟西湖,因为曾经看过小说《西湖佳话》,有他自己对西湖的遐想。可实际中的西湖,和他头脑中的西湖大为不同,虽然芥川承认看到的是美景,但仍让他失望。他写到:“湖水没有想象的深……与其称之为湖,不如说近似于发过大水之后的一片水田。”此后游览的俞楼、苏小小墓、岳墓都不能让他满意。

    虽然芥川的见解不总正确,但他提到的一点,道出了从当时到现在中国景区的通病——日益增多的现代建筑破坏了古迹固有的美,“这红、灰两色的砖瓦建筑,几乎如硕大无朋的臭虫一般,蔓延于江南一带的所有古迹、名胜之地,结果把这里的风景早已破坏殆尽……而且,西湖的这种庸俗化倾向,很可能会日盛一日。我甚至觉得,再过十年之后,很可能在西湖鳞次栉比的洋房之中,都会有喝得酩酊大醉的西洋人,站在门口随地小便”。西湖在保护古迹上,总算做得不错,没应验芥川的预言,但在其他名胜古迹,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出现。

    对付现实的不惬意,芥川的办法是玄想。在楼外楼吃饭,把水边钓鱼、洗衣、洗菜的人想象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在放鹤亭前,想象林和靖“舍三:寝一,读书一,治药一。后舍二:一储酒谷,列农具山具,一安仆役,庖厨称是。童一婢一园丁二犬十二足驴四蹄牛四角”的生活,如果没有狗牛驴添乱,他也很愿意过过。

    辞别杭州来到苏州,芥川的旅行一样伴着美景和失望。苏州的行程,芥川一直以驴子代步,城内城外转悠。骑驴来到灵岩山下,失却道路,为了寻访西施、范蠡的故事,体弱的芥川冒雨攀着松竹登上灵岩山顶,传说中的馆娃宫遗址,却只有几块石头。在山顶寺庙里舔着红糖喝了一杯茶,才有力气从山上下来。到山下发现驴和看驴的少年都不见了。大雨中芥川开始了找驴之旅,要知道没有驴就要步行回城了,那么等待芥川的是肋膜炎复发。

    芥川的行程由上海而杭州、杭州而苏州、苏州到扬州、南京、芜湖、庐山、北京。一路上有趣闻有失望。太多事情和他所读到的中国不同。

    回到日本,芥川开始写《中国游记》的第一部分《上海游记》,次年写《江南游记》,第三年写《长江游记》,第四年写《北京日记抄》和《杂信一束》,至此《中国游记》全部完成。短短10万字的小书拖了4年,大概也和这次旅游并不十分称芥川的心意有关吧。

    芥川这部小书语言俏皮,读来很有趣味,也记录了一部分中国人民反日的态度。当然,当时中日局势已经紧张,芥川龙之介的有些观点和立场,我是不认同的。他站在看客角度的描述,也并不都客观恰当。但这部书引起一个问题,旅游该不该提前做功课?是深做还是浅做或者不做?是不是不做功课反倒没期待没失望?做了功课,到更容易产生“见面不如闻名”的感觉?

    我以为功课要做,但现实也不会和攻略和书里、照片里一模一样。毕竟读万卷书不能代替行万里路,以欣赏的态度前行,在旅途中发现未知的美景,旅途中的快乐,也只有在旅途中才能体会。

一杯太空茶,俯瞰人类的忧伤
准备太充分的旅行也可能失望
赴欧旅游价格降两成预计全年大热
徽州腊八节 新年新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