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北京来送电的大学生,畲族村民热情地拿出了为过年准备的梅子酒。正在倒酒的时候,忽然停电了。
这些师生来自华北电力大学,他们所到的江西省兴国县齐分村是个弱电村,电饭煲经常做不熟饭。尽管太阳能设备还没安上,但看到村民忽然停电的窘况,杨天明更坚定了为无电弱电区解困的决心。他们此行不只是送电,还要让村民并网卖电。
刚刚从学生“晋级”做辅导员的杨天明,每年都参加华北电力大学组织的送电活动。
从2009年暑假开始,华北电力大学就选派了一个师生实践团,深入西藏无电区调研。做好前期准备后,第二年暑假,师生实践团为西藏自治区拉孜县节村53户无电居民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设备,结束了该村的无电历史。“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活动由此拉开帷幕。
“我们藏族同学说,有电和没电简直是天堂和地狱之别。没有电就难有文明,因为很多资讯收不到,也无法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送电也是在送文明。”每年参与送电活动的学生张衡说。
2013年,该校又启动了“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活动,选派师生奔赴新疆、四川、江西、湖南、云南的少数民族无电村和弱电村进行实地调研。杨天明在2014年暑期参加的兴国县送电活动,就属于“照亮长征路”。
兴国县被称作将军县,诞生了56位共和国将军。虽然村民家里并不富裕,“客厅”里只有一张桌子和几个小凳子,“卧室”里也只有一张硬板床,但他们对待华北电力大学的师生格外热情。“当地本来条件就比较艰苦,老乡还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款待,我顿时有了红军长征时的感觉。”杨天明感慨。
齐分村虽是弱电村,却有电线接入国家电网,因此这里的解困方案是“并网卖电”。为每户安上太阳能电池板后,村民不再吃夹生饭,还能听收音机、看电视;除去供应自家用电外,多余的电并到国家电网卖出,预计给当地每户每年增收近3000元。
就在这次江西送电活动之前,“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西部无电区能源解困试点项目被选为民政部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之一,获得60万元经费支持;同时,施耐德公司提供给华北电力大学30万元资金和20万元设备支持。
不仅如此,2013年,“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项目先后斩获团中央“圆梦中国 公益我先行”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先进团队奖、“首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奖等。
获得这么多认可和支持并非一日之功。华北电力大学还组织了“能源调研全国行”主题社会实践,一大批团支部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云南、河南、四川、江西、青海、新疆等省份开展无电村调研。
每年寒暑假,都有好几个师生实践团,从北京出发前往各个无电、弱电区调研。师生去调研的地方比较艰苦,带给他们的震撼不小。团干部薛明磊和马冬,曾在暑假带学生去四川一个无电区送电。当地人告诫他们说,下了一点雨都不能上路,他们亲身经历后才理解。
“我们出发前一天下了雨,结果早上7点出发,下午两点才到村口。”马冬想起当时的情况还很头疼,“泥巴路遇水之后变软,在来往车辆碾压风干后,有两道深深的凹槽但中间凸起。有好几个地方都必须全体下来推车,我们租的越野车硬是被刮断了车底的平衡杆。”
由于路况太差,离村口还有一公里的时候,师生们就只能步行了。但看到当地的情况,他们没“喊累”,马上投入紧张的设备安装和讲解工作。
“强迫自己去行动,才知道自己能量有多大。”从四川回京后,一名女学生在微信朋友圈里感慨。
行程虽然艰苦,但大学生心中报效祖国、学以致用的激情被激发出来。去新疆无电区送电的维族学生苏巴特·肖凯提说:“看到牧民仍生活在几千年来没有电灯的环境中,过着像原始牧民的生活,我内心涌动起要有所作为的强烈念头。”在一次次实践中,“爱国”不再是抽象概念,“爱国主义”精神有了具体形状。
解决无电人口通电问题是国家明确的“十二五”工作目标。说起组织这些送电活动的初衷,华北电力大学团委副书记王集令说:“我们想把国家对新能源利用的战略需求转化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积极发挥大学战略智库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世界的能源问题。”
接下来,华北电力大学将启动“绿色电力照亮丝绸之路”活动,把大学生提前输送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
本报记者 惠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