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3月2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杂谈

微信近 隔壁远

余平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3月23日   02 版)

    羊年春晚融合了微信摇一摇红包之后,不但节目互动形式大大丰富,还让如日中天的微信又火了一把。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可以让手机变成对讲机,可以视频聊天,甚至可以购物,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我是某一个情感类微信群的群主,也有自己的微博和QQ空间,我喜欢成天泡在网上,宁愿在网络上跟远在天涯的各色人等谈天说地、谈情说爱,说到兴奋时板砖与口水齐飞,鲜花和鸡蛋齐上,真感到网上就是我的江湖,我骄傲。离开了网络,我越来越感觉自己似乎得了失语症,面对面跟人交流时我惜字如金,“嗯”、“啊”、“咦”是我说话时用得最多的几个字。

    同事小蕾的失语症似乎比我还严重,她能在微信上与素未谋面的朋友圈里的朋友就一段不着边际的八卦新闻侃上几个小时,也能为寻求一个美容的秘方在网上遍访她那些天涯海角的网友。在现实中小蕾越来越不喜欢跟同事们面对面交流了,她说自己是拇指族,习惯借助各种通讯工具用手指来“说话”。即使我的办公室就在小蕾的隔壁,碰到要去食堂吃饭,她会用微信联络:“中午一起吃食堂午饭,我没带饭卡,用你的。”“没问题,食堂门口见。”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自然用微信响应。在网上泡的时间长了,我感觉不管是面对生人、熟人,还是同事、朋友,总觉得脑子短路,无话可说,全不似在网上隔空喊话那般潇洒自在。

    在这个信息时代,因为有了网络,有了各种聊天工具,“天涯”变“咫尺”易如反掌。但不可否认,网络也影响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能力。一个人可以24小时关注某位美女明星上新闻联播,也可以对中国游客跨洋去日本购买的马桶盖产自杭州这一新闻评头论足,但对近在咫尺的邻居家的生老病死不闻不问;可以和远在三亚的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彻夜长谈不停机、视频连线不掉线,却懒得在楼道里跟隔壁办公室的同事打招呼;可以在网上对孙俪和邓超微博上秀恩爱夸夸其谈,却对身边的伉俪情深视而不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载,司马绍几岁时就语出惊人,曰“日近长安远”,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当下人们在微信上津津乐道于四海风物、天下名流,与千里之外的网友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当真是“天涯若比邻”,但往往对隔壁的事茫然无知,对身边的人异常冷漠,按司马绍的逻辑,可真正是“微信近,隔壁远”了。不得不说,这是充斥着高科技的现代文明的某种悲哀。

中国农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微信近 隔壁远
“有偿带孙”是一种社会交换
网络时代讲好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