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平桥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全区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3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7万人,大部分属于“候鸟式”、无技能、欠保障、收入低的群体。
随着产业转移,平桥区劳动力素质如何提高,如何在迎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平桥区认识到,作为直接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大有文章可做。
然而,在现有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管理体制中,教育部门管职业高中,人社部门管技工学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校与企业分离、招生与招工脱钩;培训与就业分离、服务与资金脱钩。有限的培训资源和资金被分散,是造成上学难、招生难、就业难、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平桥区审时度势,第一个吃起了“螃蟹”,成立了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局”的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建立起将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融为一体的机构平台,使政府承担起了“平桥样本”中的“加号”职能,并持续推进免费职业教育和免费技能培训。
“平桥样本”通过4年的实践,改变了全区职业教育底子薄、资源分散、职业学校和企业分离、培训机构多而乱、人才培养低效的局面,促进了职业学校和企业的深层次合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中国式双元制模式”实践的案例。
“中国第一局”出名后,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到平桥区参观考察者也络绎不绝。“可是,4年过去了,‘第二局’至今还没出现。”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局长马庆君告诉记者。
记者致电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人社厅,证实了这一说法。“平桥样本”遇到了“好却没人用”的尴尬处境。
至于原因,一位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表示,从国家顶层设计上看,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分别属于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两个不同的管理系统。“让部门割自己的肉的确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地方的‘一把手’给力,强力推动才行。都说职业教育是老大难,可‘老大’出手了就不难”。
该专家还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要落实好顶层设计,毕竟解决体制问题是根本。同时,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变教育、人社、民政、扶贫、农业等众多部门各自为政办职教的局面。
无论如何,“平桥样本”对我们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途径,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我们期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探索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道路上能敢尝敢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
韩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