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温州,创业已经是一桩人人习以为常的事。在温州大学,创业甚至可以“抵学分”。傅智建的父母都是商人,作为第一批在校创业大学生之一,他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企业家”。在校期间,傅智建做过校园杂志,摆过地摊,办过物流服务中心。大学毕业后,他更是在创业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然而,2013年,傅智建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费解的决定——到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去创业,而且选择做电商。最初,他连淘宝店的美工和客服都招不到一个。可是就在这样看似“不适宜”的环境里,他的“淘宝荔波馆”还是磕磕绊绊地诞生、发展起来。“我们采取创新的O2O农产品体验馆模式,把游客们喜欢买的农产品、土特产放在馆里,游客可以现场尝试、品尝。他们来店里不带钱包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进行支付”。此外,游客还可以在这里进行“私人定制”,得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纪念品。
傅智建认为,不管在温州还是贵州,都有创业的土壤。在温州的创业环境中,资源丰富,项目能够很快落地。而在贵州,商业氛围虽不够浓厚,但这反而可能成为一种“优势”。“虽然各方面环境要素相对缺乏,但在这样有地域特点的地方,更要脚踏实地”。所以,傅智建在贵州选择了和农业、旅游行业相关的电子商务项目。
对于创业来说,“因地制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适合当地的土壤,就成了创业者在项目规划中必须考虑清楚的一点。“考察一个项目是否适合当地土壤,要看这个项目在当地是否具有领先性。”傅智建说:“对创业项目的未来要有预判。评估它的风险和收获,核心关键点在于创业者的把握。如果要在适合种葡萄的地方种橘子,那你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傅智建还想告诉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如果你有梦想,哪里都可以是你的舞台。”
本报记者 黄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