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记者手记

教育应培养实干家而非抱怨者

田文生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5月04日   11 版)

    我曾因为各种原因7次进入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校园,有时校方知晓,是“明访”;有时校方不知晓,属“暗访”。但无论“明访”还是“暗访”,我都惊讶于两点:一是校园虽然很朴素,却非常整洁,男生宿舍的被子总是叠得方方正正的,见不到臭袜子;二是见到的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有礼貌,在路上见到任何人,都会点头示意同时侧身让道。

    联想到这所学校的生源,曾经有过乡村教师经历的我知道,这很不容易。

    学生的这些品行是如何炼成的?该校取名“行知”,是立志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学校在落实其“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方面作出的努力,则让人印象分外深刻。

    可以说,该校学生普遍展示出来的善意、自律,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教学做合一”思想。具体而言,在这所职业学校,教、学、做都是围绕着往后的工作实践而开展,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技能培养和人格塑造。

    换言之,学校以陶行知“生利”原则为宗旨,尽量将学生培养成未来就业单位所欢迎的人:勤劳、谦逊、懂感恩、有礼貌、有亲和力和执行力,同时具备应有的技能水平。

    其实,这种理论和做法并不新奇,吴安鸣和她的同事们之所以能成为特别的那一个,原因在于:首先,做到了“真”,所推行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空泛说教,而是青年努力一下就能够得着的为人之道;同时,做到了“实”,学校将道德人格教育常态化,在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上推行,长期坚持,从来不搞“一阵风”式的运动,水滴石穿地让这些品质内化为学生的日常习惯。

    中国教育的一大误区,就在于社会和家长以能否上大学、上名校为主要评判标准,助长了那些挤上“独木桥”的幸运儿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的“资本”,出身社会后,自诩“精英”却“怀才不遇”,产生失衡,迷失在好高骛远的幻梦之中,并不幸福。

    从这个层面看,重庆行知职校的探索,值得整个职业教育行业借鉴:我们培养的就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此,需要一双能干事的手,和一颗愿干事的心。去掉那些“精英”标签,并不丢脸,相反,让学生能自食其力、快乐工作、友善待人、珍惜当下,不仅能让职教学生拥有真切的人生幸福感,也能让职教行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任何单位都希望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而非眼高手低的抱怨者。

上海需要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更需要国际一流的技能应用型学校

“爱是一切教育的灵魂”
教育应培养实干家而非抱怨者
吴安鸣:用教师的真善美呼唤出孩子的真善美
北京中职技能比赛邀请津冀职校观摩